系列专题:企业文化建设
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这句老话说来容易做来难。如果把企业文化比作鱼,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就应该是渔。然而这么多年来,企业文化建设都是在为鱼而不是为渔。
企业文化这条鱼,是外国人发现的。这条鱼很美味,很营养,也很好看,很好闻。于是大家都想抓到这条鱼。专家学者给鱼画出了标准像;咨询公司准备了垂钓竿;广大企业也被吊起了胃口,就等这条鱼下锅上菜。咨询公司来到企业,通过诊断、提炼、编写、宣贯、落地等一套古典套路,还真的给企业钓上了一条鱼。果然如同专家大师的画像,这条鱼有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一开始还活蹦乱跳,眼珠子也还在转动,口腮一张一合吐泡沫,看起来非常新鲜肉嫩。于是大家皆大欢喜,老板痛快地掏出一大笔钱,咨询公司得意洋洋携款而去。
等到这条鱼被宣贯落地,端到员工餐桌上时,这条鱼早已经是条死鱼了。不管这条鱼是多么好吃,员工也就吃上这么一回,以后就只有在回忆中品尝了。“我们总算吃过鱼了”,一种阿Q式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有些性急的企业,或者不想花钱的企业,连古典套路也一起省了,直接就将别人的死鱼、烂鱼、臭鱼、干鱼、咸鱼拿来,当作自己盘中的美餐。
也有些不良的咨询公司,甚至将木鱼、纸鱼、毒鱼、假鱼、鱼骨头、鱼下水当作鲜鱼卖给企业,骗取了一大笔钱,还害死了不少企业。
企业文化这条鱼,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的吗?当今绝大多数专家大师,咨询公司,企业老板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对他们来说,企业文化就是一本文字手册,一个理念体系,一组行为规范,一套规章制度,一堆形象物品。一句话,企业文化就是这些东西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也就是给企业制造出这么一条鱼。无论从理论到实践,这样做都是天经地义的。
这种“提炼”出来的鱼,即使是条真鱼,很快也会变成死鱼,而且只能一次性满足口腹之欲。一些企业为了不断吃到鲜鱼,只能一次又一次请专家大师来演讲鲜鱼,一次又一次请咨询公司来捕捉活鱼。这正中他们的下怀,因为这样他们的财路就如同“滔滔江水,绵延不绝”。企业不会自己捉鱼,正是他们的祈求和愿望。
面对企业经营实际需要,企业文化的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无论是比喻成指南针,发动机,粘合剂,还是水,鱼,空气,佛等等,都不能完全概括企业文化的全部特性和本质。企业文化如果是水,也应该是活水;如果是鱼,应该是活鱼;如果是空气,应该是新鲜空气;http://china.aihuau.com/如果是佛,就应该是活佛。总之,不管企业文化是什么,都应该是鲜活的,而不是僵死的,一次性的。事实上,企业文化是一种活的机制,它伴随企业经营的全程始终。企业文化要为企业经营服务,就必须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然而目前对企业文化的所有定义,都只看到企业文化的形式表象上,包括所谓的核心理念价值观之类。这些定义,都把企业文化活的本质生生割裂了,扼杀了,窒息了,灭绝了,这才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许多人以为只要诊断正确了,提炼成功了,手册出来了,宣贯到位了,落地解决了,企业文化建设就万事大吉了,一劳永逸了,自己就可以拿钱走人了。这真是对企业文化最大的亵渎和嘲弄。幻想以不变应万变,捧着一本手册当作万能钥匙,灵丹妙药,去解决企业经营实际具体问题,无疑是非常幼稚可笑的。企业文化要针对具体实际问题,时刻与员工日常工作和生活相结合,才能永远保持自己的生机活力。只有解决问题的文化才是好文化。
还是回到本文的比喻。真正的企业文化,不是印成手册的那条死鱼,而是游在水中的无数活鱼。企业要想经常吃到鲜鱼,就要掌握“渔”的本领,这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要把重心放在活的机制培育、建设、运转和维护上。企业要学会自己钓鱼,网鱼,甚至养鱼,孵鱼,而不是仅仅为了吃鱼,过一把瘾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