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实用教育书: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在小孩长大过程中,爸爸妈妈除了要求孩子读书,应该也要和孩子们一起玩,支持孩子的作为,以及让孩子们学习分享、感恩及惜福的经验。这些其实从孩子们青少年时期就可以开始。孩子们会听父母的话,但他们更想看父母怎么做,如果能一起参与孩子的活动,孩子的接受度会更高。我们都希望能够教养孩子,却忽略了父母以身作则其实非常重要。 有了各式各样的活动经验,加上我们的支持和参与,四个孩子的包容力都非常高。有一次女儿立琍告诉我,她很开心自己的三个孩子能在新加坡成长,因为新加坡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有包着头巾的印度人、有黑人、有白人,也有许多华人,对他们来说,各色人种早已见怪不怪。我这才发现,包容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对不同的人能够充分尊重,对孩子们后来是否快乐会有关键性的影响,甚至对整个社会、政治都有影响。 在台湾,政治对立严重,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政治理念,可是跟政治理念不同的人在一起时,怎么应对、用什么态度都非常重要,像以前十字军东征,也是因为宗教理念不同引起的,如果每个孩子从小都能有包容心、都能尊重别人,或许这样的冲突就会少一些。
![第11节:孩子是慢慢养大的:支持与包容(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502445219738.jpeg)
我和太太结婚以来,搬了二十几次家,这代表每一次搬家就会有不同的邻居、学校、不同的玩伴。搬家理由很多,可能是职务调动、买了房子等等,当然我们不是为了让孩子有不同环境一直搬家,但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却是父母应该要注意的;让他们多看不同的环境,开开眼界,对孩子的包容力有正面帮助。我觉得自己比较有创意、点子多,可能跟小时候成天在田野探索、奔跑玩耍有关。 四个孩子在不同时代长大,连他们自己都能感觉到彼此有些不同。例如老大黑立言对政治很感兴趣,他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我从台湾带一本《新新闻》过去,黑立言就拿着杂志拼命看,老二黑立国则一点都不想翻。立言一直保留对政治的兴趣,其它在美国的华人小孩,不是念书就是玩,但立言很喜欢看新闻,在美国的时候我们订《世界日报》,有一次看到台湾政府要增加警察的权力,立言就会发表意见:"全世界的国家都在削减警察的权力,怎么台湾反倒增加?"另外像民进党的发展啦、陈文成事件啦,他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关心时事已经变成他的重要兴趣。隔了很多年他们都长大了,两兄弟一起长大,个性差很多,但丝毫不影响彼此的感情,我想这就是包容力最好的例子。 我对四个孩子处理感情及选择婚姻对象的态度也是一样,一个扶轮社的朋友谈到儿子的女朋友,我问他:"你儿子和女朋友准备结婚了吗?"我朋友说:"我如果不赞成的话,他绝对不敢结婚啦!"他那一句话提醒了我,我仔细回想,其实我对四个孩子的感情和婚姻从来没有表达过反对的意见,但我必须诚实的说,我当然有自己的期待和想法,但一定要忍住!这一点可能和我爸妈对待我们的方式也有关,因为他们从来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