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瞬间识破谎言的心理学:你别再骗人了》
如今,主流意识正确性如同对言论自由的恐惧一样,已经渐渐消失。它的影响范围变得越来越小,但它仍然是一股力量,仍然在寻找受害者--美国访谈节目主持人比尔·马尔就是其中一位不幸的牺牲者。 马尔的节目"不正确的政治"(Politically Incorrect)是一档深夜谈话性节目,主要邀请演艺界和政治界的来宾讨论当天的话题,并鼓励来宾们挑战公认的观点或是狭隘的想法。在"9·11"恐怖分子袭击美国世贸中心后,马尔提出一个备受争议的观点,他说:"只敢在两千英里外发射巡弋飞弹真是懦夫的行为;但在飞机撞大楼前一直待在飞机里,并且说出你的遗憾,并不懦弱。" 尽管有些专家替马尔辩解,指出马尔指责的是肉体的怯懦,和道德的怯懦有所不同,但这个节目的主要赞助商还是在舆论批评的压力之下,撤走了他们的广告,节目最终从节目表中消失。

这就是你畅所欲言的可能后果。 别人都在想什么? 并非所有不实的话都是谎言。我们所说的很多话都与事实不符,但它们通常不够圆滑而且无害。记忆是一种虚无易逝的东西,当我们回忆往事时,想起的常常不是事件真相,而是脑海中所想到的模样。事情的正确性因此随之削减,而想象力在潜意识中就会弥补记忆力消退后所遗失的细节。 银行抢劫案的目击者在回答警方的问讯时,对涉案抢匪及其犯罪手法的描述有时会互相矛盾。几个月后,目击者在法庭上所做的描述和在案发现场的描述又有不同,其差异性让人惊讶。但事实上又没有任何人说谎--目击者也是人,他们都被记忆力欺骗了。美国有一项针对四十起由DNA检测洗刷嫌犯罪名的案例研究表明,先前这些嫌犯都被误判定罪了。该研究指出,其中有90%的误判是目击者指认错误造成的。其中一起案件,多达五名目击者确认被告犯罪,但DNA检测最终证明他是清白的。此外,还有一项研究了五百个遭错误定罪的案例后得出的推断结论,指出有60%的误判都和目击者指认错误有关。在模拟相关判案过程的科学试验中,只有34%到48%的案例获得正确的指认。目击者很有可能会扭曲事实,而并非还原真相。 有位友人说了一个故事:有次她在英国威尔士山脉旅行,当经过一个电话亭时,电话响了起来,于是她拿起电话,很惊讶地发现对方居然是拨错电话的老朋友。很棒的一个故事,她坚信这是千真万确的。不过,她的丈夫说他很清楚地记得,这则故事是他们夫妇俩在几年前从一位朋友那儿听到的。他相信他太太已经在潜意识中将这个故事当成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现在更是坚信不疑。因此,从概念上看,这算不上是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