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杜拉拉经典全记录:我们的杜拉拉》
至于小说中的杜拉拉,她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员工,聪明度也很说得过去,判断力和驱动绩效的能力都有中上程度,只是影响力一般些,总体说来,算不错的员工,这样的人不太会被裁,就算公司要裁她的职能,也会给她转岗。 如今很多人将你的书奉为"宝典",尤其是你提出的"你辛辛苦苦做了很多事,老板却不待见你;工作了很多年却依然在普通员工的位子上转悠;不爱or不敢跟老板沟通,例如公司会餐或者搞活动什么的一定不会坐在老板身边"等情况都是大家遇到的,但想改变却很难,比如增加与老板的沟通,从何下手?
![第7节:李可看经济危机(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94292743655.jpeg)
李可:职场中常用到一个词叫"曝光"。每一次让其他同事或者让老板注意到你,都是你的曝光。 曝光有好有坏,你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特点让人家记住你的,这个很重要。所以,吃饭的时候坐在老板身边,这只是一个形式罢了,不是沟通的根本问题。毕竟能坐在老板旁边吃饭的机会很少,而且,假如你说话不得体,就成了"坏的曝光",那还不如不坐在老板边上为妙。除非你有把握有需要,否则还是不要刻意往老板边上坐。精明的老板也总是把这样的荣誉给予那些出色的员工,以示认可。 那么怎样的原则才是和老板保持恰当沟通的原则呢?杜拉拉1中有一段,我知道很多读者都注意过的,题目是"受累又受气该怎么办?"其中杜拉拉的日记以事例说明了沟通的方法,属于职场初级版,工作不超过三年的人可以看看;到了杜拉拉2,有一段题目叫"授权的依据和程度",其中讲到老板为什么能信任一个员工并授权,这和员工的主动性等级相关,这一段是上述杜拉拉1中片段的升级版,它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根据自己的能力经验等来确定与老板的沟通中能达到多大主动级别,属于非常自然的方式,员工不会受到"敢不敢"的困扰,只看你"爱不爱"了,一个人到了28岁应该能理解这样系统的方法论了。 都说职场是有规则的,对于中国的国企和民企,如今很多管理和外企有相近和相似之处,你认为外企职场的这套方式适合它们吗?会不会因为中国的"特殊国情"而使得这套方法没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