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杜拉拉经典全记录:我们的杜拉拉》
李可:企业只要做大了,就需要规则。而人性是共通的,市场也是公平的,比如不管你在国企、民企还是外企,官僚主义无国界,都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授权,需要决策的时候思考,也不管老板是谁,开公司就是为了盈利不是为了做慈善,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企业"。 中国早已加入WTO,比起"有中国特色"的说法,更UPDATE的说法是"与国际接轨":) 有人说《杜拉拉升职记》是励志类小说,教人如何"曲线达到目标",你赞同这种说法吗? 李可:我受到的教育是先有目的,再谈方法,方法是服务于目的的,在杜拉拉2里有一节叫"WHY比WHAT更重要",就是这个意思,7HABITS里讲的"以始为终"也是类似道理。 我觉得我提倡的手法是正规手法,目的就是为了达标。
![第8节:李可看经济危机(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94271279228.jpeg)
需要指出的是,欧美企业,其实,主要是美国企业,信奉的是有正确的过程,就会有正确的结果。说到底,所有的过程、规则和技巧都是为了正确的结果。 有的人不喜欢做事情目的性太强,但那只可以是个人生活的价值观,在职场中,不能作为企业的价值观,因为企业开门是为了盈利,而我相信绝大部分人打工也是为了谋生,如果打工一定要谈工资,实际上也就没有不谈目的的资格。 你给北大学子的建议信件我看了一部分。据说最早是缘于你认为"中国高校教育与实际联系还不够,技巧性的东西教得少,职场小说可以在这方面做些补充",但我们也得到一些消息,关于职场小说有许多跟风作品,过多叙述企业中的各种黑幕,看了之后有读者产生了负面感受,对现今职场有一种过激的认识,产生思想负担,你怎么看? 李可: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就算你不喜欢政治,你不可能没有观点。 不管人的思想有没有负担,房价总在涨,CPI该怎么运行就怎么运行,而竞争客观存在,不以人的过激认识为转移。 我们生活在一个湍急的时代,淡泊从容成为一种奢侈。以前,也许丈夫一个人工作就能养家,现在已经很难了,一般夫妻二人都得工作,做太太的不想工作也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