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四月一书之《杜拉拉升职记》(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94013811581.jpeg)
系列专题:《杜拉拉经典全记录:我们的杜拉拉》
主人公杜拉拉的经历如同每个外企人的镜子,照到过自私自利,也照到过用心努力。与老板周旋升职加薪,与同事平衡利益关系,还有偷偷摸摸的办公室恋情和暧昧模糊的三角关系,那些典型的办公室行为让你恍惚觉得杜拉拉就是你身边走马灯轮换过的同事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从这个角度来讲作者李可是有生活且高于生活的。那些堆砌的文字里透露出办公室里的微妙游戏规则,还有集体有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书中爆料作者李可本人有十余年外企工作经历,做过销售助理、行政经理、人事经理等,评价销售和人事工作是企业里不错的两种职业选择,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我做过的工作种类也很多:客户服务,市场推广,质量管理,销售,培训,招募……甚至还涉及过一点点系统开发。同样感觉销售和人事工作是企业特别好的两个平台,一个是"对外斗争",一个是"对内斗争"。虽然斗争的方向各为不同,但需要的耐心、信心和决心是不相上下的。当然除了这些正面的词语外,还有一些词不那么美好,但确实真实存在于外企生活中,比如"勾心斗角""利益集团""死对头""干掉""陷害""穿小鞋""孤立""排挤"……怎么想着想着比美好的词蹦出来的都多? 外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至少在我大学毕业前后那几年非常让人艳羡,那些所谓有才能和有智慧的人纷纷希望进入跨国企业工作,似乎进入外企是自我最大化的一种体现。说实话,在那个时期确实是这样,虽然赚的没有想象的多,但每天出入最高档的写字楼,和一帮喷着GUCCI香水,穿着ARMANI套装的精英们一起出入高档场所确实能满足初出茅庐的我们极大虚荣心,好似整个世界都是我的了。对于那些进入了国企或什么研究机构、事业单位的同学朋友简直无话可说,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INTERNATIONAL。当然随着自己慢慢地成熟长大,也随着社会的变迁,当大多数人都知道那些低调工作生活在国企事业单位的人虽然长相很LOCAL,但实际拿着比INTERNATIONAL更INTERNATIONAL的薪水后,人们终于明白所谓外企终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榨汁机,想从那里多拿一块钱,你就得多脱一层皮。这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漂亮的外表下总是藏着难以名状的痛苦,而不那么美丽的屁股下,没准坐着一个金矿。谁都别嫉妒谁,谁也别瞧不起谁,争到死,人人都是一掊灰。 当然灰归灰,咱没变成灰之前还是得认真地活着啊,所以这本《杜拉拉升职记》仍还是值得一看,即便你暂时没碰到书中提及的问题,但本着防微杜渐的心理也是值得看一下的。所谓要看到更高,你必须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