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杜拉拉经典全记录:我们的杜拉拉》
杜拉拉的"OrganizationAwareness" writtenby初学者
![第35节:杜拉拉的‘OrganizationAwareness(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9399692632.jpeg)
看完了《杜拉拉升职记》,一本很轻松、流畅而有启发的书,有淡淡的白领气。上周地铁里连续三天都看到不同的女孩在看这本书,可见这本书目前还在快速扩散阶段。 在外企工作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一本这样轻松自然的书,作者是很有经验的,难得的是没有用那种过来人的口吻教育别人。选择杜拉拉这么一个倔牛似的可爱女子做线索,让小说在一种温和有人情味的气氛中,浏览到了外企生活的图景。甚至几个地域的选择可以作为一种隐喻,比如,广州的出身暗示了"平民"身份,主场景在上海对得起上海这个以外企打工为主流生存的城市,后来派来的罗杰来自新加坡,都很符合多数人的经验。 用外企的话讲,作者很会讲故事,把外企生存的"know-how"很自然地带了出来,很有操作手册的意味,就是混迹多年的老鸟,有时也会发现值得提醒的角度。抛开一般评论所提到的拉拉勤奋、沟通能力、处事态度等方面,其实这本书给人最大的提醒在于让人意识"OrganizationAwareness"的重要性,这几乎是一个企业生存中无止境的学问。权且把这个词翻译成"组织嗅觉"吧,它往往体现为一种对组织变化的理解力和预测能力。 这个词解释起来,不免要回到小说里面的好多"情势分析",比如何好德后来为什么不决策,为什么美国要派来一个HR总监,人熟一般是获得"组织嗅觉"的基础,但很多人也许在公司里工作很多年,就是没有获得这个东西,小说里对于后半段业绩下滑的描写,就体现了一种组织变化的一般特点,美国公司的业绩驱动,美国人对中国市场的看法,和对本地经理人的防备,在500强的公司里过去十年不知上演了多少故事,很多人事更迭其实都是可以预测的。一个普通的HR经理,可能不用关心公司的全球战略、竞争分析、本土市场的行业趋势,不过,这些稍显宏观的东西,恰恰就是组织嗅觉,人当然可以像玫瑰、岱西那样总是考虑算计公司,但更大的发展,除了聪明、能干以外,组织嗅觉对经理级别以上的升职必不可少。在书的结尾,杜拉拉的那封信,就是一个组织嗅觉的小总结,很具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