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职业成长分成四个阶段:适应期(半年左右)、成长期(一年到一年半)、成熟期(一年半到两年)、拓展期(两年左右)。在典型的情况下,适应期解决进入的问题,成长期完成岗位合格,成熟期成为岗位专业人士,拓展期意味着进入教练级的管理能力。一个典型的专业人士从进入到成为资深职业人士需要经历四年左右时间。
适应期大部分人会觉得不舒服,在干活的时候会有很多跟自己原来的感受不一致,比如说原来我们在校园里面,现在到了公司里面,你在这个转变里不会有不适应的感觉。大部分我们现在的新同事和我们实习的同学都属于在适应期的阶段。成长期一个重要的特点,因为过了适应期以后可以说咱们就是干这个活的,进入到具体干这个活的阶段。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在开始的时候不管学什么东西,好像学了很多东西,当然写了一大堆不知道有什么用的东西,然后你到适应的时候你会进入到,因为你在适应期的时候你还在看,包括单位也在看什么东西是对你适用的,然后到岗位化的时候你会在一个点上,一颗灰尘在天空中飘飞的时候你的空间好大好大,你们在学校里的时候就相当于那颗灰尘在天空中飘飞。落到地上沙漠堆里面的时候好小好小,因为一定会落到一个点上去,然后你就开始了这个点上的生活,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一方面会有一些成就感,另外有一点枯燥感,老做这个。所以这两种感受是同时具有的,在这一年到一年半中间人们基本上认为他完成一个专业标签化的目的。
那么在这个时候到这个点以后,80后能够坚持到这个地方的就比较少。因为大部分的80后在一年的时候他就会考虑,咱是不是换个地,如果我们以三十而立来说的话,如果以你二十四岁开始工作到三十之间有六年,我们80后平均能跳四到六次,那么他的特点就是在差不多成长期中断的时候,他就到另外一个地方成长去了,到另外一个地方以后他有一个适应期,然后到成长期,到成熟期他又跳到另外的一个地方:他老在长但是他长不大。有的人在试用期他就会跳,因为他觉得太不适应了,其实全世界的槽都跟你们学校找的一样,到什么地方都有一个公司的试用期也是你的适应期,所以他不知道这个世界就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到哪都是这样的。你实习过三个单位,发现乌鸦真的都是黑的,所以你就绝望了,绝望很重要,绝望就是心里断乳期,跟你的校园生活说再见。
我常听新同事说,我长这么大我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我长这么大我爷爷都没训过我,我长这么大…对,你长这么大,问题是你从来没有在社会上混,所以其实人的心理上没有完全的转型。在成长期之后我把它叫成熟期,在这个期中你能把已经有些基础能力扩散给其他新同事,也可以寻找一点可以细化的专业方向去探索,在一般基本上增加点精彩点。然后,我们就进入扩展期,扩展期可以做到更aihuau.com细,就是专家型的方向,也可以是更宽就是管理型的方向。在这个阶段,其实我们都是很重视社会认同的阶段,专家是具有行业与社会群体认同、外部认同的、专业认同的水平,而宽幅管理是其他更多的达到成熟水平的专业人士愿意接受你协调与管理的认同水平。
这四个阶段,会是一个有意思的从宽到窄与从窄到宽的两个阶段,开始我们好象模糊地觉得自己做啥都可能,经过了适应期以后选择一个具体的岗位,是从粗大的职业模糊感到微小的岗位,然后从这个地方经过成熟期的时候会经历第二次放大的过程,通过放大你在这个专业岗位上的表现,扩大你的半径与管理幅度,带动团队能力提升与形成独特的专业影响力。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种成长模式,不一定在一个职业中完整地经历这四个阶段,但是有些模式比较不利,比如有人在很短时间内频繁跳槽,老过不了适应期,但也有一些不错的模式,比如交错成长型的,比如说原来你在第一个公司达到成熟期,然后你去了另外一个相关公司,在达到一个新水平后,再去一个相关公司。还有一种是较长时间没离开过一个公司,但是他可能在自己不同的阶段的时候要有向上的新能力,比如培训、交流、换岗等,我把这个阶段叫递升型。而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以实习或者其他形式的职业体现方式,提前形成职业偏好与提升职业选择水平来提高在正式的职业中的适应性承受力,减低在适应期中的任意退出频率,增强在初始职业中进入专业岗位与提升岗位成熟度的心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