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4.孔雀为何东南飞(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90870316591.jpeg)
系列专题:《全球最稀缺资源的争夺战:人才战争》
李光耀的话甚至引起一场外交风波,印尼和马来西亚要求新加坡做出道歉。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甚至批评李光耀"傲慢及不尊重邻国",其现任总理巴达维则谴责说尽管并非全体华裔都生活得很好,但是,华裔并没有被边缘化。然而,在马来西亚本国进行的调查当这中,却有大约42%的网友支持李光耀的说法,认为马来西亚的华裔没有被边缘化的人只有18%。 一个印尼的华裔母亲这样写信告诉自己在海外留学的儿子:"记得生下你的时候,仅仅因为不是原住民,所以必须为你多办一个国籍证来证明你是这个国家的人。从你读书开始,国籍证又成为了‘被敲诈证‘,办任何手续都要亮出这个证件,多交纳费用以及被勒索,有一次你父亲愤怒地问‘华人难道不是人吗?‘他们就是这么回答‘华人是人吗!‘我想告诉你,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就永远别回到这个地方。" 即使在东南亚种族问题得到改善的近几年,问题依然存在。在马来西亚,非巫裔学生在考大学时会受到不公平对待,考上大学又很难获得奖学金,毕业后即使能力突出也很难成为国立大学校长这样的一把手。因此,马来西亚过去五年一直实施人才回流计划,平均每年却只能吸引大约50名杰出人才回国。大多数人才流向了新加坡以及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然后一去不返。 在民进党当政期间,中国台湾的族群矛盾也被无良政客挑起,外省人无论做什么都是"出卖台湾"。因此,过去10年,从中国台湾移民至加拿大与澳洲的人口高达9万人,通过移民和留学流失到美国的人才则更多,企业家则喜欢前往大陆发展,这也导致台湾人才青黄不接的情况愈来愈严重。民进党政府因此对台商投资大陆设置了最高40%的上限,并限制某些产业的外迁,以为通过"闭关锁国"可以阻拦人才外流。结果,许多台商干脆换成为美国、加拿大的国籍,即可以曲线地来到大陆投资,同时也不使留在台湾的亲人受到牵连。来自台湾的中芯国际总裁张汝京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台湾《联合报》曾评价台湾人才竞争现状说:"在过去,多数国家都不欢喜外来移民,设限阻止。现在不一样了,世界是平的,有人才而后有竞争力,各国竞自延揽人才,一场‘全球人才争夺战‘激烈展开。各国纷纷修改移民政策,并广纳外国留学生,以种种优惠条件,欢迎人才来归……台湾领导人经常提醒民众,大陆对岸有多少多少颗导弹正瞄准台湾,要大家提高警觉。但台湾面临的最大威胁未必是对岸的导弹,而是人才流失对台湾竞争力造成的致命伤。" 在这位台湾学者的眼里,台湾的"脑力外移","其中又以去中国大陆者为多",肯定不是因为大陆人均收入高。而是因为大陆事业发展机会多,同时,"台湾内斗不止,政客认为‘把经济搞好也不一定选得上‘,于是继续以意识形态锁台,继续让产业萎缩;中青年找不到工作,只好外逃寻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