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学习心理改变人生路:应该读点心理学》
保持良好的情绪 现代医学大量资料证实,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多是性格孤僻,不能适应社会生活所致。 一个人身体健康,往往表现为精力充沛、心情开朗,倘若长期疾病缠身,则容易引起忧郁情绪。 既然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如此重要,那么,保持良好的情绪就是我们保持身体健康的根本。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健康的情绪。 1.培养幽默感 研究发现,在问题面前,经常运用幽默作为应对机制的人,健康问题就比较少;而运用哭喊作为应对机制的人,健康问题相对要多很多。 2.增加愉快的生活体验 增加令人愉快的体验,可以减弱消极情绪状态,而提高A型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反应能力。这样,即使偶尔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也不至于发生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 3.使情绪获得适当表现的机会 情绪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对起伏的情绪不必也不可能一概予以抑制,而应选择适当的方式,如运动、旅游、倾诉等,给情绪适当的发泄机会。有机会倾诉自己的痛苦并得到他人的安慰,能够极大地改善健康功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4.换一个角度看事情 很多从表面看令人生气或悲伤的事件,如果换一个角度,用另外一种眼光去看,常常可发现一些正面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东西。 5.要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 有了自己的事业和追求,并积极地为之奋斗,人就会体验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进而产生积极的情绪。 6.积极参与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又会使人们更积极地与人交往,更好地适应环境、应对突发事件,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7.对问题当机立断 犹豫不决会引起不良情绪,损害身心健康。因此不要太过追求完美,宁可偶尔出些小错,也不要为一些问题左思右想。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灾祸,都是在情绪无法得到正常宣泄的情况下,采取了失去理智的疯狂举动造成的。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情绪,但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并不多。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想着千方百计把情绪压抑下去、克制下去,而不让它发泄出来。但是,即使一个人能做到在压抑、克制,也只说明情绪从"显意识层",转移到了"潜意识层",而它对人们的影响仍然存在,而且一直在找机会真正发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