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世界经济权力交接的新进程:崩溃的帝国》
但这个美好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吗?就让我们来了解下被大家寄予很高期望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我们来看一看IMF的决策机制是怎样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衡量成员国投票权大小的因素大概有四个,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贸易开放程度、经济多样化程度以及外汇储备数量。这样算下来,拥有16%以上投票权的美国有绝对的否决权,这就决定了设立在华盛顿的IMF受制于美国的程度之大是不允许它采取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去损害美元地位的。第二,IMF根本无法对全球流动性的供应进行配置,使之既不至于过量,也不至于过少。第三,IMF在不改造的情况下,根本难以取得对全球货币供给的控制权。第四,IMF无法合理配置全球货币供给。 诚然,美元一家独大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可是,从这种既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之下美国依然可以攫取丰厚的利益,因而这也决定了它是不会心甘情愿拱手交出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头把交椅的地位的。单纯的一个呼吁,恐怕除了表达一个美好的愿望,并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改革的过程中,哪怕这不是针对国内而是针对一个国际经济体系,也总是有人受益有人受损。在一个纯经济的逻辑内,恐怕是谁也说服不了谁--美国绝不会乖乖就范。由此看来,这恐怕又是一个与虎谋皮的过程,这不但是个经济问题还是政治的博弈。 不过,有一个不同的声音总比没有好,特别是由中国这样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大国在这样一个时期发出,其影响力尤其明显。况且,这次的提议又是这么的具体,引起了如此广泛的讨论。可以说为中国今后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更大的作为埋下了伏笔。 总之,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建设新的全球货币体系,走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走向世界的人民币
![第8节:人民币:下一个世界货币吗(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90028327742.jpeg)
美元作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战略货币储备,因此在当前爆发的金融海啸中,很多金融机构和某些小国纷纷破产,蒙受了因采用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被动损失。 这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元金融衍生品泡沫和金融监管缺失。但从深层次看,这是储备货币国家经济失衡,同时也是其危机向全球传导的过程。不改革这一货币体系,其他国家只能被动接受整个过程。人们越来越希望在储备货币上有新的选择。 欧元之外,美元疲软,亚洲勃兴,世人期待下一个硬通货,它足够强大、稳定和被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