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世界经济权力交接的新进程:崩溃的帝国》
21世纪以来,美联储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增长,自2001年以来大量发行货币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终于导致了目前这场起源于美国次级债市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从而给全世界的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全球经济也因此一蹶不振。正当世界各国协调一致、努力抵御危机的时候,美联储却不顾及自己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责任和地位,通过大规模购入美国国债增加市场美元供应,这意味着美元币值将不断走弱,意味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债权国将再次为美国政府的救市埋单。 种种迹象已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在现有货币体系中,如果中国不谋求自身利益,下一次危机到来时,中国必将遭受比这次严重得多的损失。
![第12节:人民币:下一个世界货币吗(8)](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90082215085.jpeg)
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积极联合发展中国家协调一致,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另一方面,积极落实和完善中国与周边经济体的贸易投资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制度安排,加快港澳地区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此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为中国在将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获得更多发言权,还将有利于保持国内经济政策的独立性,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同时,也是中国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的必要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实行两个"三步走"。这两个"三步走"刻画出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一是地域的"三步走",目前人民币在周边地区以"硬通货"的形式出现,已经实现了准周边化,将来人民币可以由准周边化发展为正式周边化,进而发展为正式区域化及准国际化,最终人民币将真正实现国际化。二是货币职能的"三步走",即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配合地域的"三步走",人民币可依次成为周边国家贸易结算货币和区域性的投资货币,最后人民币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为全球各国所接受。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虽然已提上日程,但前路漫漫,至少有几个门坎要迈过。 要完成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二步,即让人民币成为区域间的投资货币,其前提是必须要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目前中国人民币仅在经常项目下实现了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还没有实现,这成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障碍。 此外,中国必须具有成熟的金融市场,有能力为周边国家提供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必须推动人民币计值的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为形成储备货币职能奠定金融市场基础,减轻对美元债券市场的过度依赖,给国外的人民币持有者创造投资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