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两位心智大师的“当机说法”:超越时空》
博姆:现在"我"的结构已经消失了吗? 克:很显然已经消失了。 博姆:不需要再透过洞悉力来观察了吗? 克:我暂时不想讨论洞悉力的问题。 博姆:但是能考虑这么做就是一种洞悉力。 克:我暂时不想讨论这个字眼。 博姆:你说这所有的方法都不可能生效,这就是一种洞悉力。 克:对我而言,这些都不能生效。如果真的要讨论的话,我们又得回头探索如何才能产生洞悉力的问题。 博姆:如何产生洞悉力并不是重点,所以我们将它搁置一边不谈,只说我们已经洞悉这一点就够了。 克:因为已经洞悉一切,所以才会说"放下这一切"。 发问者:放下这一切的模式。 克:不,从此把各种经验、知识和模式中的"变成"心理完全止息。 发问者:领悟之后的思考方式是否就和以前完全不同了?显然我们还是需要思考的。 克:我不能确定。 发问者:也许不称之为"思考",而是别的名称。 克:啊!我绝不会给它另外一个名称的。我已经快一百岁了,我看到每个人都在为别人指点迷津,教别人如何止息这份自我感,但每个人的方法都是以思想、时间和知识作为基础。于是我不得不说:很抱歉,这些方法我都知道,也都用过了。我认清它们是无效的,所以就把它们放下了。如此一来,我心智的模式便彻底被打破了,我不再朝北走,而只好转向了东方。

现在,假设博姆博士已经洞见一切,也打破了自己的模式,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另外一个人达到同样的状况。不要只说:"你必须有兴趣"、"你必须好好聆听",然后就退缩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你要如何才能使另外一个人不再重蹈覆辙,使他的血液、脑子和每个细胞里都充满着这种洞悉力?你该怎么办?如果你拥有了洞悉力,就拥有了热情,这是一种小聪明,你不可能只是舒服地坐视一切,因为它会促使你不停地动,不停地给,就像汹涌的河水淹没了堤岸一般。 假设我是一个普通人,我有足够的理解力和经验,我博览群书籍,尝试过各种自救的办法。现在我遇到一个充满着洞悉力的人,于是我告诉自己:为何不听一听他想说些什么? 发问者:我认为我们都在认真聆听。 克:真的吗? 发问者:是的,我认为如此。 克:让我们慢慢讨论。我们真的毫无抗拒,也毫不质疑地在聆听吗?我们几乎东、西、南、北的方向全都走遍了,现在某甲突然出现,他告诉我们还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彻底地聆听。 发问者:即使我们心裏有抗拒,我们可能也认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