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楼市的震荡与洗牌:地产大博弈》
危机来临时,每个企业都想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但是,如果根基不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也无法安全上岸。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这种生存方式注定要被市场这块试金石验明正身,成为大浪淘去的沙子。 并购:打响洗牌第一枪 商场从来都是胜者王侯败者寇,市场不仅是智慧与金钱的博弈,同时也是忍耐力与毅力的较量。 在有些企业不能坚持,选择"壮士断腕"的同时,还有一些企业伺机而动,"磨刀霍霍",向"落败"企业露出了"尖利的爪牙"。在动物界,这种现象被称作弱肉强食;在企业界,则被称为并购。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推出,央行对各家银行压缩贷款的要求更加强烈。年终岁末来临之际,银行往往都会有意识地控制贷款发放,2007年的情况比往年有过之而无不及。11月份,央行和银监会就多次召开会议对各家银行给予"窗口指导",严令各家银行控制贷款规模,甚至对部分银行提出四季度不能增加贷款的要求。监管层的三令五申,让各家银行的贷款发放遭遇了外力强制性的"急速冷冻",也将资金储备不足的房地产开发商"打入冷宫"。 面对越收越紧的银根政策,无望获得贷款和融资之际,如果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生存的压力和威胁就会直面而来。再加之市场低迷等因素的推波助澜,房地产进入新的调整期。 任何一个行业,在面临新一轮调整的时期,都会出现"几家欢乐几家忧"的局面。既然有退,肯定也有进,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使然。2007年10月以后,十余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就开始出现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挂牌出让目录上,这也预示着一幕幕房地产收购并购大戏正在上演。 迹象在2007年9月底就已经显现。在9、10月份,令人吃惊的现象出现: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挂牌出让目录上,房地产开发类企业猛增,有13家开发商挂牌全部或部分转让股票,挂牌总金额高达7.2亿元。"金九银十"仍然是房地产旺季,但2007年的"旺季"不是销售旺季,而是转让股权的旺季。

此次挂牌的房地产项目中涉及金额最大的是上海仙乐斯房地产有限公司转让31.49%的股权,挂牌金额高达2.4亿元。作为一家知名房地产上市公司,仙乐斯的主要资产是位于南京西路总面积为81000平方米的仙乐斯广场,它是一个集大型商场、餐饮、娱乐、办公于一体的智能化楼宇。地理位置优越、功能齐全,仙乐斯广场的赢利能力和巨大潜力不言而喻,但不割肉就要死,抛售股权是其无奈之下的选择。 除仙乐斯之外,还有一个土地出让项目颇为引人注目,即北京宝泰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出售其100%股权以及直接债券,挂牌价为1.9亿元。北京宝泰公司拥有面积为4653.71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和在建工程25218.6平方米,更让人大惑不解的是,这些资产均位于北京西单商圈的核心地段,是北京市中心不可多得的黄金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