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楼市的震荡与洗牌:地产大博弈》
是策划一场房地产"阳谋"也好,是房地产商中最有良心者也好,王石发布"拐点论"和万科降价之后,不争的事实是2008年,各地房价断断续续地普遍回落。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形容当今中国的房地产:"房地产业曾经像太阳一样充满了希望。不过,即使是太阳也有落山的那一天。"与其说万科的行为影响了市场,不如说是市场环境的变化对所有企业都产生了影响,万科只是追随市场顺势而为,做出有利于自身的调整。 "回光返照":房价涨幅加速 事情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或直来直往的,往往经过几次反复或迂回,被"拐点论"搅乱一池春水的房地产市场也是如此。 "最近有人说房地产的拐点已经到来,但我2007年10月看中的楼盘却还在涨,真不知道究竟该不该买房。"北京某传媒公司的田先生发出抱怨,本来就犹豫不决,后来是更加举棋不定。 事实上,在2007年末,持币观望、期待降价的购房者并不在少数,毋庸置疑,房价超过购房者的承受能力是主要原因,但 "唱空"房地产的"拐点论"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遭到部分同行及专家的"围追堵截"之后,王石对"拐点"做出一番新的解释:"我的拐点不是大起大落,而是这种亢奋的、非理性的疯狂的上涨是不正常的状况,应进行理性的回归。"但这并不能消除此起彼伏的反对声音。
![山雨欲来风满楼txt 第21节:第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84253135290.jpeg)
当然,王石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拐点论":"珠江三角洲首先‘地震‘的是房地产中介,中天置业的老板关门卷款跑了,接着广州、北京、上海的房地产中介都开始出现大量关闭门店的类似问题。以往交易火爆的场面已是明日黄花,二手房的购买力大大锐减,一手房一定会跟着受牵连的。" 房价退烧是购房者朝思暮想的美好愿望,但也不是一夜就能实现的美梦,仅凭个别地方的房价涨势趋缓就得出"房地产遭遇冬季",恐怕更多的是一厢情愿。作为一种刚性需求,房子的重要性毕竟不是一般商品所能比,它承载着人们在城市立足的所有梦想,也是对"家"最直观、最深刻的体验。要想房价下降,必须经过一系列"攻坚战"不可。目前,虽然在一些城市出现了有价无市、成交量萎缩的"空涨"情景,但从全国形势来看,房价高烧症状不会轻易减轻,高价之剑依旧悬在买房者头顶。 紧随其后的是,"拐点论"并未被普遍证实,也遭到一组官方数据的驳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全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7.6%,涨幅比2006年提高2.1个百分点。而珠江三角洲及北京、上海等个别城市房价的涨幅,甚至高达40%以上,多个城市的商品房均价攀升至万元以上。2007年,全国共有7家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是历年来突破百亿元的房地产企业出现最多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