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楼市的震荡与洗牌:地产大博弈》
第四章 危局下的"新陈代谢" 2008年2月、3月,"春天是别人的,不属于我们",房地产商大呼,呼声虽然一致,但却有人喜,有人悲。 有人说,中国的企业不是缺乏洗牌,而是缺乏洗牌的质量。一大批企业倒下去,还有更多的企业站起来,却与先前的倒下者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前车之鉴,往往不能成为后事之师。唯有经过更残酷的磨砺,才能让房地产企业真正跃上成长的台阶。让洗牌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观望:一场来自市场的无声博弈 从中国房地产进入冬季之后,房地产市场就一直充满着博弈,不仅存在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更是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 对于2007年房价疯狂地上涨,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都感到意外,大家都知道房价会上涨但没有想到会涨得如此之快、幅度如此之大,于是,开发商心安理得地把滚滚而来的资金放进自己的腰包,而购房者眼睁睁看着房价的越涨越快,只能唉声叹气,盼望着房价下落那天的早日到来。就在2007年年底,王石提出"拐点论",一时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对"拐点论"进行大肆讨论,然而不管讨论的结果是怎样,不争的事实是购房者购房的热情开始慢慢冷却。

购房者的观望情绪日益显露,最直接的结果是房地产销售少有人问津。在资金和销售额的双重压力之下,有些开发商再也不能"笑看风云",而是开始想办法采取措施。此时,房地产"领头羊"万科在北京、深圳等地的楼盘均出现降价。其中,万科在北京的四季花城和万科紫台等项目率先开始打折促销。万科假日风景90平方米的中小户型均价在13380元/平方米左右,"如果在元宵节前购房,可在目前九五折基础上再次享受九三折优惠"。万科的降价风潮吸引购房者的趋之若鹜,也让其他开发商看到了希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各地开发商不同程度地开始降价促销。然而,购房者好像并不买账。 第一个把女人比喻成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材。在全国房地产开发商都在不遗余力地提高房价时,万科率先降价,自然会有购房者捧场。但等到后来者纷纷仿效时,人们的购买热情则会有所冷却,毕竟中国人的消费观点是买涨不买跌,当降价成为共识,购房者将会持币待购,想要看到什么时候可以见底,"抄底"成为购房者的普遍心态。 2008年2月24日,北京东四环外的一个楼盘,虽然是周末,但前来看房的人只有两三个。和2007年排队拿号的情景相比,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以前每个月能成交40多套房,2008年初一个月连10套都没有。销售额的急剧下降,购房者的"只看不买",让开发商心急如焚,此时,如果有一位有购买意愿的顾客来到,可能会享受到"众星捧月"般的感觉。 2008年2月某天,一直打算购房的张女士再次来到位于西五环的某楼盘,往日人头攒动的售楼大厅难见昔日热闹场面,而以往态度傲慢的工作人员也变得笑容可掬,从看房到签字半个小时轻松搞定,最后成交签字竟然在总经理办公室完成。"三个月前来的时候连号都领不上,现在享受贵宾般的礼遇,变化之快让人难以相信。"张女士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