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不要只做我告诉你的事,请做需要做的事》
同时请你记住,你不必一口气就完成所有的工作。当你产生了某个构想,先与同事们讨论一下,列出一个清单,然后是调查,拿出简明扼要的提案,让主管去判断。换句话说,就是将困难细化为容易执行的小工作,一个一个地去做,一步一步地完成。 "我担心会被解雇"
![第29节:实现终极期望的障碍:工作中常见的顾虑和通病(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82373248505.jpeg)
没有人愿意被解雇,但是,还有比这更糟糕的事情也许就会落到你的头上(你可能在当时并不这样认为)。 比解雇更不能让人接受的是,你可能会失去对生活的控制,觉得自己被死死地陷在了讨厌的工作里而抽不开身来。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心里永远都停留在曾经的某些得意之中,遇事就点个头,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才是你最需要担心的。 我有这样一个朋友,刚开始工作时拼命地存钱,到足够他生活三个月花销了,他才找到了一点安全感,觉得这下可以随时跳槽了。 兜里有钱,心中不慌,话虽如此说,但这带给你的所谓的安全只是一种假象。如果你不眼光放长远些,不断学习,进步,不断地增强你的技能,那么迟早都可能被淘汰。 如果你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已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足够的技能培训,各种能力的提高,即便有一天真的要跳槽,那也比你停滞不前、不愿冒任何风险的恐惧带给你的苦恼要小很多。 如果不想让别人对你的工作说三道四,做稳妥的做法就是主动积极地做好自己的事,让它既符合你上司也符合你所在的部门和公司的利益,以及你这样做的事是否真的很重要。 挫折 员工们通常意识不到,他们的上司的态度本身其实就是对员工先前的表现的判别。毕竟,如果你从来没有自动自发地做好过事情,怎么指望他能轻易地相信你这此一定就能胜任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或需要创造力的事呢? "我无权这么做" 很少有人轻易地得到授权,也就是可以自主地决断采取改进自己工作的措施。在当今的社会里,最好的权威并不是那个职位所赋予你的,而是你以往那些成功经历所带给你的权威,以及,你在什么程度上能影响别人把事情完成的那种能力。 你自己获得的权威要比你职位的权力更有价值。当你运用你的权威为公司追求最大利益时,你将获得更大的自主余地,更多的施展你创造力才干的空间。 你的权威可以施加于不同的层次,由此你需要承担的风险也在逐步加大:你可以先请示公司;你也可以根据情况,先行动再请求许可;或者,你当机立断地采取行动而不寻求任何许可。当然,你有义务要让你的上司了解一切情况,没有谁喜欢被蒙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