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40家企业渡过危机的策略:过冬法则》
张占魁告诉本报,让中铝做出这项决定的原因,是他们对日本大型贸易企业丸红公司员工巨额诈骗雷曼兄弟事件的警惕。 2007年末,雷曼兄弟公司的一家子公司向日本生物科技公司(LTT Bio-Pharma Co.,Ltd.)旗下医疗咨询公司设立的一个基金发放了贷款。这些贷款被用于向购买医疗设备的医院提供贸易融资,它们获得了丸红公司的担保。后来证实这份担保文件系丸红公司两名员工伪造。
![第8节:波及中国:雷曼对中铝的‘惊心劫‘(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74426416620.jpeg)
在此次骗局中,雷曼兄弟累计贷款3.52亿美元,计划用来购买丸红公司的医疗设备。但LTT Bio-Pharma旗下的那家医疗咨询公司于3月19日申请了破产保护,结果导致雷曼兄弟在此次投资中血本无归。"能让两个普通员工诈骗掉3.52亿美元,这说明雷曼兄弟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张占魁说。 正是基于对雷曼兄弟这些漏洞的考虑,更考虑到美国次贷危机的背景,中国铝业决定从雷曼兄弟把托管的资产撤出。"尽管雷曼那边再三游说我们不要撤资,但我们还是不敢冒险将几十个亿的资金交给这样一家有着明显管理漏洞的投行去管理。"张占魁说。 最终,中铝赶在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之前将20多亿美元的资金全部转移至中国香港,从而避免了巨大的损失。"如果当时不撤出来,现在哭都来不及了。"张占魁说。 据汤姆森金融公司发布的2008年第一季度并购统计结果显示,尽管全球并购较以往放缓,但中国第一季度并购交易仍创下431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在中国第一季度已公布和已完成的交易额中,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均排名第一。 由于雷曼兄弟在中国业务开展相当广泛,中国客户较多,中铝的幸运逃脱同时也折射出可能有不少数量的中国公司陷在此次雷曼兄弟破产案中,并遭受重大损失。 大洋彼岸的"阴谋" 英国媒体突然关注中国铝业与雷曼兄弟的联系,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与中铝收购力拓公司股份可能有关系。 2008年9月,中铝董事长肖亚庆在上海的业绩说明会上曾表示,在市场有利的情况下,中铝将进一步增持力拓股票。 就在10月1日,澳大利亚政府监管部门批准了必和必拓的收购计划,允许其以12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力拓。澳大利亚政府的支持很可能催生世界第一大矿业集团。如果双方达成合并协议,新公司将占有全球三分之一的铁矿石资源,一举超过巴西淡水河谷。 当时,中国的铁矿石有40%来自于必和必拓和力拓,两拓的合并对于原本就处于铁矿石谈判劣势的中国钢铁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唐山钢铁集团一位高层曾告诉本报,必和必拓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其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必将借助超级垄断来强化自己在铁矿石谈判中的地位。国内众多的钢厂一致认为,两家公司一旦合并后,将使中国钢厂在铁矿石谈判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