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第一章热潮汹涌,做多中国(13)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裂变与转型之路:大变局》
就在书作者走红的同时,《货币战争》里一些耸人听闻的观点也被学者们批驳,甚至被斥之为"常识以下的产物"。有人说,宋鸿兵对现代金融的本质和功能的理解实际上都非常欠缺。还有人批驳,此书对许多经济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描述谬误甚多,给读者提供了错误的信息。 甚至连书中的主要观点--阴谋论,也被人揭发说是抄来的,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欧美已经流传数百年"犹太人控制世界"之类的阴谋论了。 在写作手法上,因为书中的很多人物对话没有引述,很多人怀疑是宋鸿兵凭空想象出来的。还有人说:"这本书除了序言与第十章外,从第一章到第九章,都是根据现有的英语文献翻译而来。"以致有一段时间,宋鸿兵接受采访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解释。 《货币战争》之所以畅销,除了书中颠覆性的观点外,最关键的是:宋鸿兵在书中对次贷危机做出了准确预测。他甚至还给出了"引爆时间表"。不仅如此,宋鸿兵还大声疾呼:"次债危机是美国债务危机的导火索。这一危机可能持续3年以上,并可能演化为美元危机,甚至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事态进展恰恰又印证了书中的预言。这就更加增添了《货币战争》的神奇。 宋鸿兵之所以能准确预测次贷危机,与他的工作经历有关。1996年,宋鸿兵从美利坚大学毕业后,进入美国第二大按揭公司房地美。在这个公司,宋鸿兵从事最终的系统核算,设计针对用户的产品,因此深入地接触了美国的金融衍生品行业。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那一年,一些"金融大鳄"操纵市场、狂敛财富的事件给宋鸿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开始关注世界金融市场。在房地美的工作经历,使宋鸿兵预先洞悉到美国房贷市场的漏洞和隐忧,他发现当时的房贷运营模型建立在房地产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一旦增长不能维持,就会引发巨大的危机,"两房"的破产不可避免。随后,他开始收集资料写作《货币战争》,并一炮走红。 《货币战争》是一本恰逢其时的书。它在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与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交汇点出现。我们本来就对中国金融开放的前景心中无底,而次贷危机似乎又恰好映证了"阴谋论"。当《货币战争》刚问世的时候,读者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罗斯柴尔德家族操控拿破仑战争胜负的传奇故事来阅读,没料想书中的预言转眼就成了现实。《货币战争》让中国读者开始意识到"次贷危机"并非与我们无关。 现在,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再次回忆了一遍2007年的"高烧"状态。在2007年,中国乘坐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似乎没有什么障碍物可以阻挡我们高速增长的步伐。然而,就像是魔术师的神奇表演一样,繁荣盛景突然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接下来的2008年,将是变化诡异的一年,充满了跌宕起伏。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早已明白2008是不平凡的一年。但是,当我们回顾时,我们仍然有着一连串的疑问:2008年的中国经济是如何"变脸"的?从酷暑到寒冬的原因又是什么?"中国模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将在接下来的叙述里一一揭晓。 阅读链接 "天价楼盘"被查 2007年6月,一场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整治风暴在上海展开。6月5日,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发布消息称,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正在对几个商品房项目进行专项检查。在这其中,贵甲中国的著名豪宅"汤臣一品"首当其冲,涉嫌"捂盘惜售"和"虚拟交易"。
更多阅读
boss凶猛 老公 喂不饱 第18节:第一章 企鹅凶猛(12)
系列专题:《企鹅凶猛:马化腾的中国功夫》 除了工作,马化腾几乎没有其他爱好,即使婚后他仍时常加班到深夜。他甚至是企业家中极少乐于表示自己不爱读书的人:“管理方面的书,知道了也就够了。不会因为你知道,企业就能变得怎么样,还是得看
第18节:第一章远去的“日不落”背影(16)
系列专题:《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货币变局》 其实,早在1918年1月,战争结局尚未明朗时,英国政府就任命战后货币与外汇委员会由英格兰银行行长孔立夫领导,制定3英镑17先令10?5便士兑1盎司0?917纯度黄金的旧汇率,以恢复英镑同黄金的可兑换
营改增沟通不顺畅 第2节:第一章 保证前提,沟通才能顺畅(1)
系列专题:《教你如何与人交流:史上最强的沟通术》 第一章 保证前提,沟通才能顺畅 沟通的目的是要让对方明白你的想法或是达成共识,心与心交流走进对方心里才是真正的沟通。良好的沟通需要稳定的情绪和比较健康的心态以及对于沟通对
第19节:第一章热潮汹涌,做多中国(14)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裂变与转型之路:大变局》 "汤臣一品"位于陆家嘴中心的滨江大道边。它的对面就是外滩万国建筑群,背后是金茂大厦和建造中的环球金融中心,处在一个有着象征意义的金融核心区域。 "汤臣一品"装修极为奢华,看似普通
第18节:第一章热潮汹涌,做多中国(13)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裂变与转型之路:大变局》 就在书作者走红的同时,《货币战争》里一些耸人听闻的观点也被学者们批驳,甚至被斥之为"常识以下的产物"。有人说,宋鸿兵对现代金融的本质和功能的理解实际上都非常欠缺。还有人批驳,此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