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经济裂变与转型之路:大变局》
一开始接受媒体采访时,任淮秀还很平和。他解释称:这轮牛市中他发掘的大牛股很多,包括涨了三十几倍的驰宏锌锗、涨了近二十倍的宏源证券。意思是他买了ST盐湖也不足为奇。 任淮秀回忆称:他当时在寻找新目标时,发现S*ST数码的股价才5元附近,而整个市场平均股价在15元。他判断这只股票应该能涨到10元,于是就以玩玩的心态买了一点;同时,作为ST股,避免不了可能会有重组。他发现,当该股股价连续跌停时,成交量却在放大。真正的利空出来,应是无量下跌,但它却放量下跌,那就说明有人看好。于是,任淮秀就不断加仓,加倍买,跌一个数量级,再加倍买。2007年第四季度,任淮秀凭此思路一口气买下了101.54万股,一跃成为第一大非限售流动股东。至于后来果真发生了"重组故事",任淮秀则将其归结于"运气"。 但任淮秀的"运气说"却无人相信。舆论普遍认为,任淮秀教授的说法听起来很合理,但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故事"却不得而知。任淮秀建仓及增仓S*ST数码的时间正值股价波动敏感期,内幕交易嫌疑非常大。正常情况下,理性的大学教授怎么会单凭盘面分析和市场传闻重仓一只即将退市的ST股?2006年下半年包括借壳券商传闻的股票很多,为何凭盘面因素就敢重仓买入这只ST股?即使是一个经验老到的圈内人士,在没有准确消息的情况下也是不敢这样操作的。 3月15日,媒体又传闻称:任淮秀在S*ST数码重组期间曾担任顾问,是引入盐湖集团重组该公司整体方案的设计者,详知S*ST数码重组的关键信息。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2008年3月20日晚间,ST盐湖公司发布澄清公告称:在各大媒体上出现的关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任淮秀在数码重组期间曾担任顾问,是引入盐湖集团重组该公司整体方案的设计者"的传闻报道不属实。表示公司在重组期间从未与流通股股东任淮秀有过任何接触。青海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与公司流通股股东任淮秀之前没有任何接触。 在舆论最激烈的时候,曾传闻称证监会已经介入调查此事,但一直没有确切的调查结果出来。
![第32节:第二章梦醒时分,初遇冰寒(1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70494935862.jpeg)
2008年下半年,在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四年一次的换届中,任淮秀不再担任副院长一职,但原因不明。 整个事件最终不了了之。在"教授夫妇炒股一夜暴富"事件中,到底有没有所谓的"内幕故事"?这只有当事人最清楚。市场的猜测无非是想知道一个明明白白的答案而已。这个要求并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