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经济裂变与转型之路:大变局》
在舆论压力下,"断供潮"终于有了回应。曾被指"68家业主断供"的碧水龙庭负责人称:68个业主是号称要断供,但是不会有这么多。另外两家"断供代表"--深圳澳城和半岛城邦两个楼盘的负责人都持不承认也不理解态度。
![第35节:第三章危机来袭,寒意蔓延(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70418628559.jpeg)
深圳银监局则公布了官方数据:截至2008年5月,深圳市中资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近2 200亿元,比年初下降了50多亿元。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了0.11亿元,不良率为0.67%,比年初上升了0.02个百分点。虽然个贷不良仅轻微上升,难称"断供潮",不过出现风险的可能性显然已经加大。 而"风语"写博客似乎也有自己的目的。他曾有过团购的组织经历,有网友就在其博客中直接将之称作"炒房者"。有人就直接了当的认为,"风语"是为了利用言论来引导购房者闹事,并借此向政策制定者施压,以获得政策松动。 深圳曾作为中国城市房价劲涨"兵团"中的领军者,现在成为全国城市中跌幅最大的一个。"断供"虽说是虚惊一场,但深圳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了。 与炒房者被套相比,此时开发商的资金情况更为严峻。3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新政策,规定如果房地产企业募集资金用于囤积土地、房源,或用于购买开发用地等的IPO,将不予核准。 3月20日这一天,也是恒大地产香港上市计划中结束招股、公布定价的日子,市场却传来恒大地产集团宣布将IPO计划推迟的消息。恒大主席许家印向各界发布的公告中称:"有鉴于国际资本市场现时持续波动不定及市况不明朗,本公司决定不会根据原有时间表进行全球发售。"2008年第二例中国内地房企赴港IPO之路戛然而止,恒大地产倒在了最后一公里。 第二天,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直白地说,恒大融资受阻是2008年中国房地产界最具标志性的事件。他说,这次恒大的IPO搁置对即将上市的40多家房地产公司而言,无论是资金上还是心理上都将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此时的地产行业,遭遇资金紧张的大型房地产商并非恒大一家。伴随着楼市逐渐转凉,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包括碧桂园、富力地产在内的广东地产猛虎们均已感受到资金紧张的残酷现实。 3月21日,潘石屹又出惊人之语。他在和新浪网友在线聊天的时候,说了一句很惊人的话:"总体来说,2008年,中国房地产公司所面临的金融环境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未来100天将是很多房地产公司发生剧变的100天。" 这就是著名的"百日剧变"说法,潘石屹解释说,未来100天是很多房地产公司发生剧变的100天,国内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国际资本市场这条路又被堵死了,资金紧缺将是房企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不少人赞赏称潘石屹说出了实话,但这种自己唱衰自己,破坏行规的做法,招致很多房地产人士的批驳。上海春之声置业董事长朱大鸣说潘石屹的危言耸听非常离谱,已经踏上了王石的旧途。此后,在一些公开论坛,甚至闭门会议中,都有开发商或明或暗地对潘石屹打招呼,希望他能遵守"江湖规矩",不要老做自己"唱衰"自己的事了。 不过,以后的事实证明,"百日剧变"的说法纵然有些夸大的成分,但潘石屹所说的开发商资金吃紧确实是客观事实。从2007年报的上市公司业绩来看,其中有46%的地产股有巨大的债务风险,18家公司"命悬一线",此外,还有51家公司一季度的现金流为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