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5千赚500万的方法:富总裁教你买基金》
举例来说,2009年3月28日,某基金份额净值是1.115 6元,从成立至今,共派发两次现金红利,一次是在2008年11月,每份基金份额派发0.035元,一次是在2007年11月,每份基金份额派发0.054元,则累计净值为1.207 6元(1.115 6+0.038+0.054)。 盲点4 复制基金业绩较优秀 所谓复制基金,就是指对于基金公司已发行的相当成功的基金产品进行复制,组合成具有同样的投资方向、投资目标、投资策略、风险偏好及运作方式的基金,因而两只基金会有相似的业绩表现。从国外的实证经验来看,短期内复制基金的业绩与母基金相比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但长期来看,由于投资目标和投资策略相似,会使复制基金与母基金的业绩非常相近。 复制基金扩大基金公司的规模 当一只基金操作相当成功,业绩良好时,一定会吸引众多基民争相购买,导致基金规模过大,操作困难,进而影响业绩,因此,为了保护原有份额持有人的利益,同时也便于基金经理的管理和运作,就会对该基金进行复制,发售非常近似原基金的复制基金,让想购买母基金的基民可以购买它的复制基金。

由于母基金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已经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基民相信复制基金的未来业绩应该能和母基金过去的业绩一样好,因此,只要母基金过去的业绩良好,通常发行它的复制基金时都会受到基民的青睐,再加上复制基金等同于新基金,认购时的净值是1元,符合基民对低净值基金的偏好,所以复制基金的发售都能为基金公司带来很高的销售量。 正因为复制基金受到基民的喜爱,而且每次发行都能为基金公司带来不错的业绩,不少基金公司便开始效法,于是市场上就出现越来越多的复制基金。复制基金的立意是好的,但如果为了复制而复制,复制出来的基金就不见得对基民有利。有些基金公司发行复制基金并不是从基民的角度考虑,而是出于扩大自身规模的需要,给基民创造一种"低门槛"的假像,更好地迎合基民对低价优质基金的需求。如果基于这种目的,复制基金和基金分红或基金拆分,都只是属于基金公司的营销模式,对基民不见得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