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攻击性的广告容易引起纠纷,做过了也会让观众反感。因此,许多商家采取的方法就是用调侃语气揭对方的短,给严肃的话题增加了些许幽默,让人回味。
采用对比形式的广告无疑是展示异同最直观的方式了。广告会直接或间接地确定一个竞争者,将自我品牌同其他品牌相比较,识别出双方在品牌、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区别。通过这种视觉化的对比,品牌的特质得到了凸显,让消费者记忆深刻。
强势攻击型
今年 1月,连锁三明治店赛百味( Subway)和达美乐 (Domino‘s Pizza)再燃战火。达美乐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一次测验,邀请参与者尝试两种三明治,结果,选择达美乐的人是选赛百味的两倍。这个测试结果令达美乐激动不已,随即拍成广告在“美国偶像”栏目的黄金时间播出。
赛百味立即致函达美乐,质疑比赛的合法性和公平性,要求其撤回批评赛百味三明治的广告。
看到赛百味的信函,达美乐决定顺水推舟,充分利用这封信进行反攻。在广告镜头前,达美乐的首席执行官拿起赛百味的来信,塞进烤箱烧为灰烬,而这烤箱正是达美乐用来aihuau.com烘烤超棒三明治的。燃烧信件的广告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并且将达美乐塑造成一个勇敢且乐于接受挑战的形象,利用对手的攻势反过来宣传自己、提振销售。
无伤大雅型
对比攻击性的广告容易引起纠纷,做过了也会让观众反感。因此,许多商家采取的方法就是用调侃语气揭对方的短,给严肃的话题增加了幽默,让人回味。苹果和微软这对宿敌历年来推出了很多攻击对方的广告,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令人印象深刻,堪称是对比广告中的代表战役。
2009年,微软在经济衰退环境中铆足了劲,推出了名为“笔记本猎手( Laptop Hunter)”系列广告攻势,每次邀请一位普通消费者在一定的预算内挑选笔记本,只要能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笔记本,就可以免费拥有它。
该系列广告共有六集,强调 PC不同的优点。以前三条为例,分别打起了价格牌、性能牌和年轻牌。名叫 Lauren的女士拿着广告公司提供的 1000美元去买笔记本电脑时,她说:“我可能不够酷,不能使用 Mac。”她只花 699美元就买到了心仪的笔记本。另外一条广告中,一个年轻小伙有 1500美元的预算,他对笔记本电脑的性能非常挑剔,他说: “Mac的魅力在于它的外形而不是性能,我不会花钱买品牌,我会花钱买产品。 ”最后,他也选择了 PC。第三条广告中出现的是一对母子,他们要求笔记本电脑适合家用,可以玩游戏。母亲 Lisa提议先看看 Mac,因为这似乎在她儿子这个年龄层的消费者中比较流行,不过 11岁的儿子并没有看中 Mac,转而选择了一款索尼的笔记本电脑,他说:“我 11岁,我哈 PC。”
苹果不甘示弱,随即推出了新版 “Get a Mac”广告。最新的一部名为“消除法” (Elimination),明显具有反击微软广告的意味。该广告中,一位名叫 Megan的普通消费者来挑选电脑。为了给用户更多选择, PC还找来了一大群同类,让她选择。她提到的第一个要求是“大屏幕”,小屏幕的 PC撤退。第二是“高速处理器”,低端配置 PC撤退。第三是“没有死机,没有病毒,没有各种各样的麻烦”,所有的 PC都撤退。
如果你看过微软“笔记本猎手”广告片就会发现,“大屏幕”、“高速处理器”都出现过,而苹果则再次拿出了没有死机、没有病毒这样的杀手锏来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