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在美国读书很辛苦,但是不痛苦(1)



系列专题:《30个天才的长成: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在美国读书很辛苦,但是不痛苦

  美国的学校是尽量把每个孩子教育成不同的。中国的学校是尽量把每个孩子教育成相同的,就好像生产线一样。

  --张益肇

  张益肇每天往返于家庭和学校之间,路途遥远,坐车也要20分钟。诸位也许以为他如此努力奔波,一定是单调乏味的,就像大多数中国孩子那种"两点连一线"的生活,日复一日,没有变化。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他的生活很快就变得丰富多彩。在他的种种乐趣中,最重要的是读书。一个人幼年时的读书习惯和读书内容,往往能左右他的一生。

  这是益肇到美国来学习的第五个年头。他已经是美国加州一所中学的十年级学生,相当于中国的高中二年级。来到异国的最初感受,仍然萦绕在他心里:这个国家的一切似乎都非常大,房子大,车子大,高速公路也很宽。他在台湾的时候总是觉得空间狭小,跑都跑不开,从没想到世界居然如此辽阔。

 第59节:在美国读书很辛苦,但是不痛苦(1)
  新奇的感觉接二连三地涌出来,包围了这个中国孩子。比如他第一次上课就发现很多奇怪的事情。在台湾上学,同学们总是整整齐齐坐成一个方阵,他除了看着老师,就只能看到一个个后脑勺了。而美国的教室是半弧型的,一个班只有二十多个孩子,还要分成好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围成一个圆圈,对面而坐,能看到彼此的脸。别人说话的时候,益肇可以看到人家的表情,他自己说话的时候又会想到,所有人都在看着自己,所以要把一个很好的表情给大家。这种空间的变化让他感受到一种奇异的力量,他开始关注别人,并且开始注意表现自己。

  老师也是不同的,不仅是肤色和语言不同,而且让益肇感到,这些老师一点也不像老师。台湾的老师总是站在讲台上,从头到尾不停地说。这里的老师没有讲台,虽然有一块黑板,却又总是不在黑板前站着。老师在学生们中间穿行,一边走一边讲,不时坐在学生身边,和大家讨论。有时候孩子们唧唧喳喳,弄得老师的话没人能听到。老师也不生气,只是站起来笑着大喊:

  "孩子们,孩子们,能不能让我说几句话?"

  益肇还发现,美国学校里衡量学生的标准和台湾完全不一样。校园里面最走红的学生不是分数最高的,而是那些"体育明星"。自我感觉最好的学生,几乎都是那些兴趣广泛、热衷于户外运动的人。如果有个学生功课平平,但却特别乐于助人,或者在学校参加很多学生会之类的活动,也会得到同学们的赞扬。

  所有这些都让益肇感到惊讶。然而更让他惊讶的是,他觉得在台湾读书并不辛苦但却很痛苦。在美国读书很辛苦,但不痛苦。

  他希望能够尽快听懂老师在课堂上说的话,所以拼命学习英文。母亲知道语言是孩子到达智慧殿堂的必经之门。所以离开台湾的时候,把中学三年的课本全都带到美国来了,现在让儿子一天学一堂课,一个暑假全部学完。

  70年代末期的美国学校,和70年代初期开复在那里的情形有了很大不同,外国孩子已经多起来,华人的孩子也不少。学校总要专门指派一个老师来教这些孩子英文,教给他们怎样适应美国的环境。

  美国孩子和中国孩子的最大区别也许在于,美国孩子的活动范围要大得多,远远超过学校和家庭。就像周围的美国孩子一样,益肇的精力和热情也渐渐超越了课堂,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不光是在学校和家这"两点一线",还去医院做义务工,去做家教,去都市的图书馆。到周末,去看电影,去和朋友聚会,还有很多时间去看书。

  我们中国人看到美国人家里很少藏书,就以为这是一个不读书的民族,其实这是偏见。那些在美国微软总部工作的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孩子都拥有一张借书卡的时候,一定不会怀疑,美国孩子的业余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读书。张正友是微软公司的研究员,在华盛顿州雷德蒙市拥有一处漂亮的住宅。平时忙得不可开交,每逢周末,就带着女儿们去图书馆(这座城市的每个小镇都有一个图书馆)。学校的老师总是给女儿开出读书单来。小女儿才5岁,还没上学,也来寻找自己喜爱的书,然后兴致勃勃地拿出自己的借书卡,卡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在计算机上一划,就把书拿回家去。有些书图书馆里没有,她就留下书名和自己家的地址,用不了几天,那本书就能寄到家里来。"我觉得图书馆制度太好了。"张正友说,"我在她们这个年龄,在中国上学,只看课本,不看课外书,我是在初中才看到《林海雪原》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05237.html

更多阅读

第33节:在美生活趣事(11)

系列专题:《一个中国女孩的成长轨迹:我在美国读本科》  结束时所有的演员都站在了外边,送着观众,并和我们一一握手,像模像样。他们还是穿着漂亮的演出服装,在夜晚的灯光下显得非常优雅。史黛夫妮看见我,很调皮地用"顽固姨妈"的声音大叫

第22节:在美国学习生活(16)

系列专题:《一个中国女孩的成长轨迹:我在美国读本科》  我做志愿者(Volunteer)  "卡特里娜"(Hurricane Katrina)飓风刚刚过去,很多受灾的新奥尔良市(New Orleans)居民被临时安置在我们学校。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学校的两个体育场馆都住满

第21节:在美国学习生活(15)

系列专题:《一个中国女孩的成长轨迹:我在美国读本科》  入门"第三种语言"  来美国之前,我还从没想过还要再学一门外语。我的专业虽然是数学,属"艺术与科学学院"(Arts & Science College),除了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人文课、艺术课、

第20节:在美国学习生活(14)

系列专题:《一个中国女孩的成长轨迹:我在美国读本科》  我真是很高兴,能有这么多的荣誉组织肯定我的努力。这些经历是求学生涯中很宝贵的一页,激励着我永远前行。  附国家大学学者组织主页  5. CSSA志愿者奖  中国学生与学者联

第19节:在美国学习生活(13)

系列专题:《一个中国女孩的成长轨迹:我在美国读本科》  Phi Eta Sigma于1923年3月22日在伊利诺伊大学成立。是最古老,也是最大的国家荣誉社团。在美国有超过300个的分社团和80万名社员。  Phi Eta Sigma于1937年被选入大学荣誉组织联盟。只有三个荣誉社团有着长久的会员

声明:《第59节:在美国读书很辛苦,但是不痛苦(1)》为网友给力小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