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人际关系圣经:看透人性的弱点》
嫉妒 嫉妒是一个人由低处往高处看时的心情,因为他无法达到心中的典范,所以他必须贬低、消灭这个典范,也因此,可说嫉妒是羡慕和模仿的好友。在《阿玛迪斯》这部电影中,意大利作曲家萨里埃利非常赞赏年轻的莫扎特,并认同他的天分,但是他无法阻止自己恨莫扎特,到最后还是把他害死了。在社会、团体、职场等场合中,嫉妒都是一种特别强烈的情绪,特别是牵涉到成功与否的时候。当典范的特质越相似、越接近自己的能力范围时,嫉妒就越强烈、越凶狠。这时,嫉妒的人不免自问:为什么是他成功,而不是我?为什么老天如此不公平?于是一个政客会嫉妒另一个同党的政客,记者嫉妒另一个记者,水电工嫉妒另一个比他赚更多钱的水电工。 这种同行相嫉的风气也被一般人接受;只要你加入一个同业团体,就可以发现嫉妒不只存在,还被公然讨论、公然承认(虽然当事人会有些不好意思)。你会听到"不要生气,他们只是在嫉妒你"这类的话。在私人关系中,明晰显现嫉妒的机会反而比较少,尤其是在两性关系中;虽然它还是存在,但会以一种比较微妙的方式显现,它会隐藏,会令人感到羞耻,往往连说出来也成为一种禁忌。 从一些妻子比较成功、赚钱比较多、比较有名的例子中,我们可以证实这一点。在我们的社会中,长期以来,男人习惯性地成为一家之主,是领导、扶养、保护这个家的核心人物。这不是能在短短一个世纪里就会消失的文化,只要观察一下至今意大利、北欧及美国的父母仍分别替男孩与女孩买不同的玩具就不难理解了。在另一方面,到现在为止,女性的偶像崇拜还是停留在传统型:小女生们疯狂地喜欢偶像歌星,令她们兴奋的不只是那些音乐,还有歌星们的成功;就算她们长大后成为经理或各种职业妇女,她们还是会在男性身上寻找一些特质,如坚强的意志、战斗力或温柔而优雅的个性。如果用一个陈旧的名词来表示,这种魔力其实就是"魅力":它代表受到上天眷顾,代表这个人是"被选出的人"。 对于热衷事业的女性,男人会因为怕被她们超越而采取一些劝退的行动:他会将女人的努力贬得一文不值,强调她的失败,特别夸大职业生活的负面因素和危险。他不会把其他女性的成功归功于她们的特质,而是归功于她们的男伴或丈夫,就好像女人若不借由家庭背景或出卖自己的身体就无法达到成功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