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激情创业玩转职场:左手马云右手唐骏》
8、宁舍鸡头选凤尾,进入微软 唐骏从1985年和妻子来到日本攻读研究生开始,就始终没有把日本当成自己要常住的地方。他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终于考上了美国一所学校继续攻读博士。
![第12节:宁舍鸡头选凤尾,进入微软](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61570219296.jpeg)
来到美国之后,唐骏办过自己的公司、办过自己的律师事务所,虽然也都算成功,但总有一种失落感困扰着唐骏:我是做软件出身的,结果软件没有做出什么来,做律师事务所反倒成功了。于是喜欢寻找挑战的唐骏想:做回自己的主业,总得给多年的学习生涯一个交代吧? 但另一种困扰开始不断冲击着他不满足的内心:当一个人安逸的时候就很难放弃了。在《中国梦--唐骏正传》中,这样记述着唐骏回忆的话:"刚到美国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光着脚的时候说Think Big(想做大),很好理解,我什么也没有怕什么,但是一旦当你安逸了以后,你再去Think Big,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境界的跨越,没有这个境界的话做不到。"可唐骏也说过:"其实中国的很多人都有一种狭隘的心态,做一个小老板,小富即安。我觉得这是狭隘的心态,在我看来就是一种狭隘的心态。"他不愿意做狭隘的人,他要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翱翔。于是,唐骏放弃了自己已有的3间公司,开始了微软的求职之路。 1994年的一天,收到面试通知的唐骏起程前往微软总部。微软的一切安排都规范而细致,不愧是世界一流的大公司,唐骏心里既为之折服,又忐忑不安:因为微软被称为全美面试最难的地方,1∶20的比例,7轮面试,7个不同的人和他们不同的问题,7个小时,一票否决……这也是后来发展为"360度面试"的雏形。所谓"360度面试",就是当求职者进入公司时,他的上司、搭档、下属、平行部门的同事都将成为他的面试官。他们的满意程度直接决定求职者是否能够就任这个职位。甚至可以说,一个不起眼的下属完全可以否决一个他不认可的领导。 最终,当第7个面试官向唐骏表示祝贺时,唐骏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和比尔·盖茨、鲍尔默言谈甚欢的场景。唐骏对这种面试规则很欣赏,他在以后的工作中把它带到每一家就职的公司:只有让每一个人喜欢,以后在工作中才有可能合作愉快、互相信任。 加入微软时,唐骏只是一个软件工程师。这是很多人不理解的地方,放弃自己公司老板的位置,去做工程师?但唐骏觉得人能上也要能下,他下决心要在这里潜心深造。所以在微软的第一年,唐骏在勤奋工作的同时,开始潜心学习微软的"内功心法"。当唐骏把这些观念深深地铭刻在自己的内心之后,他明白了价值观才是一个正宗门派的独家心法。于是当他离开微软之后,便毫不费力地就把其中的一部分输入到了后来就职的盛大和新华都之中。 正如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所说,微软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高科技界历经30多年的竞争,从一个在1975年只有11个人开始的小团队发展到今天有8万全职员工的大型跨国企业,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市场、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达到一个信息业界领头羊地位的高度,它的成功后面积累了无数优秀的企业素质和具体的实践,那就是:深具远见的领袖、高效的企业领导机制和团队结构、优秀的员工、开放的企业文化与良好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