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激情创业玩转职场:左手马云右手唐骏》
9、小程序员从天才堆中脱颖而出 到1996年,唐骏在微软已经足足两年了,通过这期间的努力,唐骏发现,微软的中文版和日文版的发布几乎滞后于英文版近一年。本来这个问题在日趋全球化的今天应该已经不是问题了,但在当时的微软它却确实存在。
![第13节:小程序员从天才堆中脱颖而出](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61695055788.jpeg)
当然,唐骏能发现这个存在已久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因为他会写程序,而是因为他有头脑并且主动思考。唐骏知道,在微软技术上比自己强的人太多了,只有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把它发挥到极致,才有可能从几万人中脱颖而出。于是唐骏向上层建议:在发布英文Windows的同时,发布中文版和日文版。 当时,微软公司开发多语言版本所采用的思路是先开发英文版,然后再将英文版移植到其他语言版本上去。但是这种形式的弊端是很大的,因为每把一个英文平台的Windows版本移植到别的文体平台上,至少需要几十个工程师花费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比如微软的Windows 3?1中文版的面市就比英文版晚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对于这种近乎愚蠢的做法,在唐骏看来,只要在Windows开发的时候基于双字节,那么其他语言版本的软件就可以和英文版同时推出了。 微软采纳了唐骏的建议。"唐,你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但却是第一个带着解决方案和认真态度的人。"这是唐骏的直接上司对他的评价。很快,微软就调派了资金和人手,放手让唐骏去解决版本问题,NT组的700多名程序员开始认真地听唐骏讲解"如何写国际版本的操作系统"。 在唐骏接手Windows日文、韩文和中文版的开发工作之后,他手下就有了30多人的技术团队。为了能更好地完成开发工作,唐骏创造性地改变了原软件的内核构造,把文体的开发时间压缩到8个月。就这样,带领所属部门全体成员,以微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超高速,成功地设计、开发并发布了简体中文版、繁体中文版和韩文版Windows NT 3?51和NT 4?0,这一提速为微软创造了数以亿计的效益。这次实践的成功,也让唐骏的设计思想被Windows 95和Windows 98引用。此后,微软全部采用唐骏的Windows 2000方案,在英文版发布3个星期后就推出中文版。更值得一提的是,Windows XP英文版和中文版实现了全球同步发行。我们不得不说,唐骏为操作系统的国际化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一时间,在部下的眼中,唐骏成了干啥成啥的"魔鬼博士"。 这次"技术革命"为唐骏赢来了更多的机遇。30岁出头的唐骏从默默无闻的小工程师一跃成了微软总部Windows NT开发部门的高级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