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劳资纠纷防范与应对一本全》
2?职工录用基本条件。即用人单位可以使用什么样的职工。各种用人单位都无权录用未达到法定的职工录用基本条件的公民为职工。 3?工资总额和最低工资标准。即用人单位可以支付多少劳动报酬给职工。凡是工资总额受国家控制的用人单位,实际发给职工的劳动报酬数额不得超出国家计划确定的或者按法定准则确定的工资总额;各种用人单位支付给每个职工的劳动报酬,都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企业也只能在最低工资标准的限度内行使其劳动报酬分配自主权。工资总额受国家控制的企业只能在工资总额的限度内行使其劳动报酬分配自主权。 4?法定工作时间和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即用人单位如何使用劳动者。法定工作时间是允许每天和每周使用劳动力的最长时间,用人单位只能在此限度内决定使用职工的劳动力的长度。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是要求为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提供保障的最低标准,用人单位的劳动保护义务的范围应当以此为限。 5?社会责任。即用人单位使用劳动者的社会目标是什么。所负社会责任不同的用人单位,其用人单位权利能力必然不一样。例如,国有企业比私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要重,国有企业经济性裁员与私营企业经济性裁员相比,其辞退权所受到的限制多于私营企业。用人行为能力是指用人单位依法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用人权利和履行用人单位义务的资格,简单地说,就是用人单位依法可以成为哪些用人权利的行使者和哪些用人义务的履行者。
![第10节:制约劳动行为能力的因素中存在的风险及规避(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53841837099.jpeg)
【风险分析】 关于职工编制和招工指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招用新职工的数量,必须以有关国家机关批准的职工编制为准,满编和超编单位一般不得调入职工,或者新招职工不得突破有关国家机关下达给本单位的招工指标。 虽然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事业单位不受职工编制和招工指标限制,但是实际上,由于这些用人单位受经济实力等各方面的约束,客观上,也必然对员工数量有一定的控制,才能在维持公司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使人力成本尽可能地降低。否则,人力成本过高,将使企业的利润减少。 【风险规避】 1?根据公司岗位设置,科学合理地进行人员编制。 2?公司如果出现新的岗位,尽可能地利用内部人员岗位调整或调换,以减少招聘成本,提高人员利用率。 【风险分析】 关于职工录用基本条件。现在,一些单位为了节约人力成本,招用使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或者未成年人。可能存在的风险是: 1?因违反《劳动法》和义务教育相关规定,给企业带来不好的社会影响。 2?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和未成年人,因为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不能对自己所有的行为都能够负起法律责任,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可预料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