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亲子理财书:孩子啊,你将会是有钱人》
“真让人震惊!” “谢谢你的恭维。早先几年,我还得哀求亲朋好友借给我3万法郎缴税,而且没借成,而现在30岁的我却开出900万法郎的支票送给国税局,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我们回到主题的重心,你认为当初取得成功有哪些因素?” “基本上,一张好文凭并不是必要的,也不足以使人获得成功,我们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不过我的HEC文凭确实给那些自以为是的富人沉重打击。” “所以文凭可以成为你的武器。” “没错,机会也是。我得向你承认,机会是决定成功的重要因素,不过很不幸的是,这是一个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不过,如果机会来了,要懂得抓住它和把握它,当时的我并不了解这个道理。机会之后才是努力工作,我们不需要高喊‘工作、家庭、国家’这一口号,如果条件适合,工作的确是很有用的武器。一个每天工作20个小时的傻子,虽不能变得更聪明,却能让他跟每天工作6个小时的聪明人平起平坐。对了,让我告诉你一个和工作有关的小故事。20年来,我们一直想知道美国如何在经济方面压得我们喘不过气。十多位策略专家与经济学家投入研究,最后得到一些答案,我告诉你的次序不分先后:美国远远领先我们的生产量、最少的赋税比重、最大的社会弹性、功成名就的良好形象等。不过,老实说,我对这些答案并不太满意,一直等到2004年夏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一份震撼世人的报告。这份报告研究了20多个国家1970~2002年间个人工作时数的演变。听好,1970~2002年,每位法国人平均工作时数减少28%,这是所有研究国家里工作时数减少比例最多的,每位美国人的工作时数比例则增加20%。所以美国变成世界第一强国,我们却逐渐衰退,原因简单明了:美国人越来越勤奋工作,而我们却越来越游手好闲。” “所以,你认为工作量也是成功的要素。” “是的,实实在在地工作,专心一致地工作,不是为了引起领导注意的装模作样。我这辈子在职场上见过不少这种败类,他们拖到最后一刻才离开办公室,好让大家看到他的‘努力’。我说到哪儿去了?我一发不可收拾,都是你要我说的,现在可好,我关不住话匣子了!”
![第26节:我该如何帮助儿子?(1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53273247312.jpeg)
“我喜欢,我擦亮阿拉丁神灯,让灯神现身了。” “好,回到正题。” “我整理一下重点:文凭就是武器,机会好像神圣的守护,工作则是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完全正确。” “还有呢?” “热情。绝对需要热情,它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要有付诸行动的激情和喜悦,要有赤子般的热情,你应该每个早晨都吹着口哨去上班,尤其是刚开始时,因为后来你会累得喘不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