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家电产业链转移加速
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全球制造业供应链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美欧制造商为降低成本可能会更多地使用墨西哥或东欧生产的零部件产品,从而引伸出中国世界工厂地位或被取代的结论。对于韩国媒体的这种质疑,有业内人士日前表示,全球经济衰退重创欧美制造业的事实不容置疑。但是,全球制造业供应链转移的新趋势并未削弱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反而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在全球制造产业链上不可取代的地位,甚至进一步引发全球制造业重心向中国偏转的新风向。
承接全球家电产业链转移
据日韩媒体报道,在全球经济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出现企稳向上的良好势头,从而也带动了日韩平板电视巨头LG电子、夏普等工厂的开工率下半年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8月末,美国惠而浦公司宣布了将关闭印第安纳州冰箱工厂,将其生产基地转移至墨西哥的计划,这似乎给担忧中国企业大型化对韩国大企业构成威胁的韩媒提供了“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不保”又一例证。再加上美《华盛顿日报》等报道,经历了海外委托生产转移的美国家电生产开始出现返潮的苗头,美电机制造巨头爱默生正在把家电电动机等部分产品的生产从亚洲迁回至墨西哥和美国地区以及美某护发用品制造巨头将其中国工厂迁移至总部所在地的德克萨斯州休斯敦等案例,似乎更进一步验证了韩媒的判断。
在谈及某些韩媒为什么会发出“中国世界工厂地位或将不保”论调的原因时,该人士指出,全球经济衰退过程中,中国作为“世界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中国家电工业逆势增长,全球家电产业链加快了向中国地区转移的速度,从根本上引发出某韩媒对中国企业大型化或将对韩国大企业构成潜在威胁的担忧。还有韩国驻华官方人士表示,现在的中国大企业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到90年代期间带领韩国经济倍速增长的韩国大企业非常类似。
该分析人士指出,惠而浦公司虽然关闭美国工厂,转移部分产能至墨西哥工厂,但是同时,惠而浦还将其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落户浙江长兴,并与海信集团合资组建生产基地。通用电气早在去年即发出拟出售其家电业务的信号,而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企业青岛海尔则是最有力的“潜在竞购者”之一。尤其是海尔成功并购新西兰老牌家电制造商斐雪派克,形成几乎独霸澳洲市场的格局之后,海尔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种种迹象表明,在全球家电制造领域,中国家电制造有着“独立且特殊”的地位。
但是,尽管受到国际同行各种各样的质疑以及“略显嫉妒”的眼光注视,中国家电工业仍然走出了一条改革开放、全面发展的道路。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中国制造的工业产品中即有210个品种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在1至3年内,全球经济复苏以后,我们不是要拉大和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而是要缩小,甚至赶上他们。”历经60年发展,经过“中国能造、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3个阶段的中国家电工业,同样面临着缩小与西方先进国家差距,甚至赶上对方的历史机遇。
“但是,值得提醒的是,中国家电工业是开放的家电工业,承接全球家电产业链转移过程中,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享有同等的机会、利益。因而以种种理由质疑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不保,试图转移国际大企业中国市场投资实现的论调,注定站不住脚。”该人士表示。
“世界市场”成就世界家电工厂
相关人士指出,尤其是在家电工业方面,受“家电下乡”、以旧换新、高能效空调等直接作用经济刺激政策影响,上半年我国家电工业成功地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并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稳步回升的力量正在聚集增强,总体向好的运行态势已经形成。
全国“家电下乡”系统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家电下乡”销量达1766.11万台(部),累计销售金额高达326.46亿元之多。其中,仅8月份一个月即实现了377.78万台(部)销量、75.96亿元销售额。
而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7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数据则显示,尽管受到全球经济衰退、外需不足、出口订单锐减的影响,但是在4万亿元内需拉动政策利好推动下,我国保持了较为良性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态势,其中6月、7月连续两个月再创新高,接近去年8月份金融危机前的增速水平。轻工业在保持较为理想的同比增速态势下,重工业则表现出了堪称优异的高位增速水平。日本野村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则乐观地判断,中国重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市场地位的加固,从而进一步为轻工业后续增长提供正向推力。(见表1)
另外一方面,2009年2月—7月,我国主要泛家电产品产量也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其中,1—7月份洗衣机累计产量同比增长3.2%,达到2302.25万台;电冰箱产量同比增长12.6%,达到3637.67万台;空调则同比下降16.7%,减少至5312.27万台(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1.1%,7月份则同比高个位数增长9.80%);彩电同比小幅增长2%,达到5017.51万台。另外,冷柜、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等则分别实现了12.5%、14.6%、14.6%的两位数增长;手机则由6月份的-32%反增至7月份的6%,累计同比下降幅度则由5月份的5.7%、6月份的5.1%收窄至7月份的2.9%。由此进一步证明,在外需不足,挖掘内需潜力方面,各主要家电制造厂商抓住“家电下乡”等政策的机遇,深耕农村市场的同时,通过渠道开发、网点建设及加大市场营销推广力度等方式,最大化挖掘内销市场潜力。尤其是海关总署等出台相关政策、举措在帮助外销型企业促内销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工作,广交会也首次实现了对接内需的双向对接功能等,均成为推动我国家电工业上半年克服困难,下半年摆脱危机阴影的积极力量。(见表2、图3)
该相关人士表示,上半年中国家电工业同比增长趋势,则恰恰孕育了下半年V字复苏的轨迹。从4月份的低点到5月份的缓慢爬升,再到6月份的保固蓄势,从而出现了7月份的整体走高、惯性增长的态势。在此增长惯性的推力下,我们有理由作出下半年中国家电工业稳步向上发展的乐观判断。
核心技术转移成新趋势
与此同时,日本家电及消费电子巨头们则加速了关闭海外工厂,上游面板产业链向中国转移的步伐。索尼日前将其墨西哥工厂的部分股权出售给我国台湾地区的合作伙伴;夏普将其龟山工厂的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设备出售给南京的同时,推出联合投资第8代液晶面板工厂的计划;8月份东芝英国普利茅斯工厂宣告停产,并关闭了欧洲市场制造基地波兰工厂,但是其位于大连的生产基地不但承担了大陆市场东芝彩电的生产任务,而且还承担了返销日本市场的出口生产任务;日立则关闭了其墨西哥、捷克工厂,采取委托生产的方式维持当地市场销售,并将其等离子面板生产设备出售给中国企业。再加上,富士通正式在中国强化其IC核心技术的研发业务; NEC则将中国国内的家电半导体设计“正式化”; 瑞萨科技则将其针对电力仪表、豆浆机等小家电商品的微型计算机产品设计“当地化”以及日本半导体商社东京电子设备公司推出年内在深圳市设立第4个销售机构的计划等。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在美国家电市场2011年之前不可能复苏(惠而浦总裁语);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将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2.5%调高至2.9%,但美国和英国则将分别下降2.9%、4.5%的更悲观判断以及索尼欧洲地区总裁西田不二夫日前发表的“东欧家电市场复苏在望,但西欧市场复苏尚需1年左右”的言论等,作为全球最大家电市场之一的中国市场无疑被寄予了“全球家电市场复苏发动机”的期望。
该业内人士最后表示,“正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力,促使全球家电工业加快向中国地区的转移的同时,加快核心技术转移的步伐,进而使得中国家电‘世界工厂’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