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推进生产新思维:活学活用丰田生产方式》
第四节 危机意识与危机管理--自働化 自働化不是自动化,因此与设备本身没有什么关系; 自働化所强调的甚至不是使用设备的人,而是使用设备的人所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因为强调的是问题,就必须涉及一系列具体的标准。从这一点讲,自働化所展示的核心价值是针对管理方式的,也就是针对管理者的思维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的 认识自动化 人类发明了工具,从而延伸自己本身的能力;伴随的进步,人类又发明了机器,从而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复杂的、重复性的操作;当人们因工具与机器的发明,越来越感到方便和高效之后,新的问题也应运而生:交给机器做的事,似乎不再需要思考了。 并且一旦人们"成功"地用机器代替了自己的操作之后,一切问题也都合乎情理的可以归结于机器了。 在丰田生产方式看来,"一切问题都归结于机器"是一件需要高度警惕的事情。因为机器没有能力辨别是非,更不可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于是丰田在 "自动化"时代中提出了自己的"自働化":让机器也有人的智慧--当机器生产出了不合格的产品时就会"自动"停下来。 机器本身当然做不到这一点,能做到这一点的还是人--机器的操作者。其实,"自働化"不同于"自动化"的核心也正是这一点,即由操作机器的人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设备和使用设备的人 通过"自働化"的努力,使得"自働化"距离传统意义上的"设备"越来越远,甚至和使用设备的人也有一定的距离。而与此同时发生的是,距离问题越来越近,距离建立界定问题的标准,即管理方式越来越近了。
![危机意识心得体会 第19节:第四节 危机意识与危机管理--自动化](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51691962940.jpeg)
在持续推进"自働化"的努力过程中,丰田生产方式要求使用设备的人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一系列的问题: 出现什么情况的时候,就需要停止机器 哪些现象就是出现异常的"前兆"(至少也是对异常的准确判断) 将自己的哪些经验转化成为"附件",以增加机器的能力 比如: 出现什么情况的时候,就需要停止机器?--需要管理者明确产品的标准,明确加工的具体工艺。 哪些现象就是出现异常的"前兆"?--需要管理者明确设备操作规范、维护手册等具体要求。 将自己的哪些经验转化成为"附件",以增加机器的能力?--需要管理者协助操作者完成更深层次的思考(作者注:比如通过增加挡板防止工件滑落;比如通过设置标尺简化操作中反复确认尺寸的方法等) 为什么管理者要这样做?在什么情况下操作者会更加配合?为持续发现更有价值的问题,需要管理者和操作者不断学习什么?……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将在推进"自働化"的努力过程中出现。要相对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针对管理方式、针对管理者的思维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