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推进生产新思维:活学活用丰田生产方式》
作业指导书与标准作业票 在我国的企业中,常常可以听到管理者这样的语言:"这事我跟他说了不知道多少遍了!"、"操作规程就在他眼前挂着呢!"、"怎么做的方法,我反反复复给他做过很多次示范"……等。 想一想自己的父母和老师曾经给自己讲过多少次道理?手把手教过自己多次演算的方法……?可结果一定是自己在高考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吗?两者间显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帮助操作者掌握一项技能,促使其的工作成果完全满足企业要求……等事情,也不是管理者说几次,示范几次就可以轻松实现的。 因为丰田生产方式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在梳理"作业顺序"问题的时候,特别加入了"作业指导书"与"标准作业票"。 作业指导书,就是指导者在给操作者讲解和示范时必须遵守的基准。依照作业指导书,指导者对操作者讲解和示范,必须在连贯性、针对性的基础上,还必须针对操作者尝试的结果给出直接的评价--哪里符合要求,哪里还存在欠缺……等。 标准作业票,就是在文字(口头)说明的基础上,通过图表等多种手段,帮助操作者看到自己所要完成操作的全部内容--哪里是起点,哪里是终点?准备的要点是什么?事后的总结必须包含哪些内容?最初的3个月要解决哪些问题(也就是不能让哪些问题出现)?随后的3个月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标准手持量 在一项具体的操作(或者加工工艺)中,标准手持量必须明确:操作者到底需要哪些工具和设备,到底可以同时处理多少个被加工物。 明确标准手持量的作用是为更加科学地规划工位和工艺。比如在设定生产定额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单个被加工物的尺寸和重量,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操作者的产能。 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标准手持量还可以帮助管理者看到制约操作者产能的各种因素。比如:在需要操作者为设备添加润滑油的日子里,当增加了操作者自己检查产品品质的环节之后,如果增加了设备的转速……,操作者的产能分别会受到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