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推进生产新思维:活学活用丰田生产方式》
思考提案的时间从哪里来 很多企业在要求管理者建立提案制度的时候,管理者往往用"忙"作为借口拒绝或拖延。辨别这类借口的方法其实很简单--让相关的管理者罗列出他们上个月都忙了些什么,他们下个月都准备忙些什么之后,企业就会发现,这些管理者难以写出具体的、富有价值的内容。 当管理者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不知道自己该忙些什么的时候,不正说明管理者工作的盲目性吗?不正说明这样的管理者需要首先梳理自己的工作思路吗?! 简单的统计后会发现,这样的管理者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难以完成有针对性的工作,他们充其量是在"用记忆代替思考"。所以,这样的管理者其实更需要提案制度,而且第一个提案就是针对他们的时间管理--首先去除那些不必要的、没有针对性的工作内容。 管理者的日常工作方式是关键 从利益关系的角度看,提案制度是让员工更多用智慧贡献企业进步的制度;从作用机制的角度看,提案制度是帮助和鼓励员工思考的工具;从日常工作的角度看,提案制度是引导和方便员工提出各类合理化建议,并完成分类管理的方法。 所以,该项制度的价值并不是体现在意见箱、建议箱的设立上,也不在于所设置的奖金数量的多少上,而是体现在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用什么表现出他对企业进步的贡献上。 先为提案者提供培训
![第36节:思考提案的时间从哪里来(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51422612478.jpeg)
推行提案制度的时候,企业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培训: 1. 告诉员工在工作中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就叫做问题; 2. 出现什么样的工作结果是被市场所需要和认可的; 3. 在提案中怎样描述现象,怎样控制情绪……等等。 在此基础上,企业还需要教育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思考更有价值的问题,怎样从他人的提案中获得启发……等等。 与此同时,企业还要持续推进"标准作业"的工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更多的员工能够针对一些具体的项目进行思考,并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