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日记 李开复创业记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

激情与创意,是创业的最关键要素。从李开复离开Google去创业的选择可以看出,他的创业是有激情的,其商业模式也是极具创意的。然而对众多创业者更有价值的启示在于:一定要去做,即便是充满风险,否则再有激情与创意,充其量也只是纸上谈兵。

从天使投资做起,激情可嘉,商业模式待建

李开复创业记

●本报记者  董军  北京报道

  9月7日这一天的李开复特别兴奋,虽然之前的一周他每天都要工作近20个小时,但这一天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疲倦,头发打理得比以往更加整齐。

  在与谷歌中国的办公楼相临的地段,李开复租下了5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在外界看来还很神秘的“创新工场”就坐落在这里,李开复职业生涯的第二个阶段也将在这里启动,他也将从打工向创业的角色转换。“以前是给别人打工,现在是自己创业。今天不再需要公关经理告诉我什么可以讲、什么不可以讲。”也许因为身份有了转换,他在私下里聊天时难得地“口无遮拦”。

  500多平方米的办公环境,100多人的招聘计划,看上去确实是一家很小的公司,但给这家刚步入创业期的小公司捧场的都是业界大佬: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以及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长刘宇环等,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向“创新工场”投了资。

天使投资+猎头+创业教练

  “我没有时间评估一个一个项目,拿着项目来找我投资的,我一概不接受,我只招最优秀的人才。”李开复做的不是简单的投资,而是天使投资+猎头+创业教练,“我们只接受人带着想法来,或者他还没有想法,只要他是优秀人才。”李开复说。

  李开复要做的第一步是把人才招进来,这个工场里可容纳100多人,都是优秀的工程师,各有所长。接下来,李开复要做的就是创意的筛选和人才的排列组合:“把他们的创意和我们的创意相结合,拿出来做筛选,从里面挑出最可行的创意,然后再把人才做有机的结合。”

  “这100个人可能会产生几百个想法,然后经过投票选出20个构思,再在这里面提炼出10个可以做的项目,最后可能会成立5个项目公司。”当然这不是一个固定的数目,李开复用这个数字来表达,只是想告诉记者这些项目将是所有人的智慧结晶,是经过一层一层筛选下来的。

  李开复认为这是决定成败的非常关键的一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是有创意的人就一定适合创业。“我会扮演撮合者的角色。”李开复认为,现在中国的创业环境里,信息不够通畅,创业者人脉不够广,这些都导致创业的成功率不高。而他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创意和人才进行有机的结合和搭配,针对一个创意来组成一个合适的团队来,然后针对这个团队做培训,帮助他们把项目启动。

  这个过程有点儿像一个公司最初拿到天使投资的过程,但不同的是这个项目不是一两个人想出来的,而是在创新工场里一层一层筛出来的。同时,团队的组成也很有特点,不是谁有想法谁创业,而是根据项目的特点来配置人才,有人适合做CEO,有人适合做CTO。

  根据自己的从业经历,李开复选择了三个重点孵化方向:一是电子商务,二是移动互联网,三是云计算,这三个领域无疑都是当下互联网创业的热点。而李开复的优势在于经验:从苹果到微软再到谷歌,李开复经历了三家业内以创新而闻名的公司的浸淫,而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都跟他曾经的工作密切相关,特别是云计算,谷歌是云计算的倡导者,在云计算的技术和理念上都非常领先。显然,李开复这些经验都可以给创业者以帮助。

  其实在目前的中国,愿意做天使投资的人还是太少了,多数的风险投资都愿意投中后期的公司,那样既安稳又简单。在中国一提到天使投资,人们一般就会想到雷军和周鸿祎,他们都是在自己创业成功之后开始做的天使投资,但这一数量还是比较稀缺。很多高科技的创业者有技术、有想法,却一直无法启动。

  通常美国的天使投资人都是aihuau.com业内的精英,他们或是已经创业成功,或是巨大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他们会根据业内的知识、产品的构思、技术的理解、人脉、信息来向创业者提供巨大的帮忙,并让他们成功地得到后期的风险投资。

  李开复看重的正是这样的机会,所以不做简单的天使投资,而是“更高技术含量的创业教练”,他认为,这一新角色能使投资成功的几率大大提高。“这些人不是招进来就做公司,我们会在各个环节中培训他们,中国的人才很缺少创业辅导。”

  在李开复的设计中,创新工场之所以成功的机会比单独创业高,是因为这个平台有强大的支撑力。“我们提供完善的运营支持,不仅仅包括法律、财务的支持,我们还会提供租用服务器、搜索引擎优化,甚至去团购广告。”李开复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

不易复制的创业条件

  “我不认为别人可以复制这个模式:谁能拿到这么多的资金?谁能获得这么多人的信任?谁有这么丰富的创业经验?谁能招到这么多优秀的人才?”李开复对自己的模式看上去相当自信。

  事实上,一直以来在业界的口碑、在大学生当中的影响力、在微软和谷歌沉淀下来的招聘秘诀,都将成为李开复的“名片”,这使得他在一个月内已经获得9大投资机构的投资承诺,融资额已达1亿元,而在未来5年内还将融资8亿元,对创新工场进行持续投入。

  “我不会主动去从谷歌挖人。虽然我们的薪水比谷歌要低三分之一,但我会给很多的股票。未来我的股票可能很值钱,也可能一分不值,这就要看人的价值观,看他愿不愿意去赌,去冒这个险。”这一次是做创业公司,李开复对招聘的标准也做了适当的调整。

  另外,对于投资者的选择,李开复除了从他们手里拿到钱,还要从他们那里得到产业链的支持以及给子公司找到未来的 “接盘者”。“我们希望得到了不起的公司的帮助,希望他们除了提供资金之外,还能够跟他们的公司形成战略合作,或者给我们一些指点和帮助。”

  一个构思变成项目大约需要3~4个月,从项目变成子公司需要9~10个月,这时候就到了下一个阶段——融资、上市。“这个阶段不是我的擅长,拿去给VC评估,他们觉得投多少钱好,我们跟投就行了。”李开复也很清楚自已的业务重点。

 创业日记 李开复创业记
  李开复表示,从创新工场孵化出来的公司有两个不同的去向:一是经过数轮融资然后上市;二是被并购。

  关于被并购的方向,在李开复心里有很多选择:一是被创新工场的股东挑走,创新工场的股东对新技术方向也很有兴趣,如果跟自己的产业能够结合正好可以收购。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李开复孵化出的公司符合自己公司的发展方向,他们会考虑收购。

  二是被其他大公司收购。据悉,美国最著名的并购机构已经跟中经合密切联系,“他们想收购什么样的公司,我们造出来一个卖给他就行了。”拥有人才和资金优势的李开复信心满满。

  三是很多外资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都希望通过收购本地互联网公司的形式进入,而李开复创业的方向正是围绕互联网展开。这也可能正是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为什么会给李开复投资的原因之一。

  看上去,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已经具备了创业的一切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业界也有人士并不看好这种模式:“在中国做天使投资很难,主要是没有环境与氛围。另外,很多人脉和关系,在真正的利益面前可能就不那么值钱了。”易凯资本首席执行官王冉表示,“李开复已经功成名就,还要出来创业,激情令人佩服”,但是他同时也认为,如果做领袖的过程中还能建立起一个商业模式来,就更好了。

  虽然激情满怀,但李开复也承认创业可能存在风险:“就算我们的公司都不成功,可我们每年培养50个人,10年下来也可以培养出500个独立创业的人才,即使只做一个猎头公司,都会有合理的回报。”

投资方说

               看好“财”+“才”模式

  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长刘宇环:

  我跟开复很早就认识,但我给开复投资绝不是因为跟他的交情好。联想投资自己也做投资,为什么柳传志也愿意投钱给开复?我们可以看未来的产业增长空间在哪儿。云计算是个很关键的领域,开复非常懂这个行业,而且他的这个“创新工场”的模式也非常新。

  尽管中国风险投资发展迅速,但缺乏相对成熟的创业环境,创业实际成功率并不高。近几年全球资金源源不断注入中国,但创业者缺少管理经验、欠缺初期启动资金、难以吸引卓越的技术管理人才等诸多因素并没有改善,而开复的“创新工场”恰逢其时,正好填补了其中的空白。

  创新工场是一个以‘财’+‘才’为标志的、高度规模化、产业化的风险投资新模式,将甄选最优秀的创业理念、创业者、工程师,把每一个创业环节进行最优匹配,再提供资金、指导和后援,从这一层面来说,创新工场将成为创业资源的最佳整合者。我相信这个模式能启发整个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研发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甚至影响整个技术类公司在中国的创新成长模式。

第三只眼

             互联网资深观察人士王宏亮:

  “创新工场”模式可能存在的风险在于:一个公司的运作并不能仅靠创新的模式,资金、研发、管理、销售等环节,有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可能满盘皆错。李开复的优势是多家跨国公司中的管理经验,但如果管理多家本土化的创业公司,恐怕还需要完成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公司老板的角色转换。

原音重现

                             什么是创新工场?

  “创新工场是一种新的天使投资和创新产品的整合。我们是一个公司,自己做创新产品,但是做到一个阶段,会为这个产品开一个公司,再找其他的风险投资,一起投这个新公司。所以,创新工场的产品就是更多的高科技产品。”

                                                                                 ——李开复

创业前传

  1990~1996年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语音组经理、多媒体实验室主任、互动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

  1996~1998年  美国SGI电脑公司(网络产品部全球副总裁、Cosmo 子公司总裁)

  1998~2004年  美国微软公司(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自然互动部全球副总裁)

  2005年7月  李开复离开微软,加盟Google,并担任Google中国区总裁。

  2009年9月  李开复离开Google,在北京创立“创新工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04219.html

更多阅读

李开复 创业领悟 李开复创业的三大疑问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李开复离开谷歌创业能否避免职业经理人的创业鸿沟。李开复说,我们的赌注就是说我能看得清楚那些工程师、创业者和想法,然后我能把他们撮合在一起,这个我觉得是我可能很少有人能比得上我的  【《中国企业家》网站报

李开复 创业 做零资金创业族,找李开复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打工皇帝”华丽转身创办“创新工厂”填补中国“天使投资”空白   日前,最成功的华裔职业经理人李开复从谷歌辞职,单枪匹马去组建“创新工场”,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课题指导、天使投资和人脉支持,这让很多想创业却

李开复:创新创业新模式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   李开复结束了其19年的外企生涯。他开始就一个名为“创新工场”的独特公司,用8亿元和自己的名声作赌注,李开复试图创造一个集天使投资、VC、软件公司、猎头、孵化器为一体的新模式。    “我不是你们所想

积累经验 英文 李开复:大学生毕业就创业是冒险 要先积累经验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昨天(4月17日)下午2:30,天津市人民体育馆座无虚席,由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中国北方人才市场承办的天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报告会在此举行。“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博士为来自天津各高校400

李开复:大学生创业应该走低科技的服务业

系列专题:李开复离职8月14日消息,我学网“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公益创业”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在接受网易科技专访时表示,尽管互联网有利于创业,但他建议大学生创业应该走低科技的服务业。 “很多人问我,

声明:《创业日记 李开复创业记》为网友我是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