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版阿信的传奇经历:中国女首富张茵》
从企业方面来看,先是芬欧汇川和斯道拉恩索这两大造纸公司先后宣布关闭工厂和停产、减产,减少木材砍伐量,这是造纸业对金融危机做出的第一个反应。随即,业内开始刮起裁员的风暴,包括一些知名企业在内不断传出停掉生产线、酝酿裁员的消息。其次,2008年9月以后,造纸行业极为罕见地出现了需求缺口,国际纸浆、木浆等原材料价格一路下跌,企业的原材料进货成本远远高出当时的价格水平。在库存积压、需求萎缩的情况下,造纸业出现需求缺口也是必然的结局。此外,以张茵为代表的纸企老板财富大幅缩水,股价暴跌,国内几大龙头企业股价更是一度跌停也是可以佐证造纸行业告别景气年代的现象之一。特别是玖龙纸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公司股价于2008年10月28日跌至0?71港元的最低点,张茵的身家缩水幅度一度达9成之多。

在市场繁荣时期的过度扩张使得玖龙背上沉重的财务包袱,以至面临市场变化时无法迅速做出反应。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以出口为主的中国箱板纸行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国际宏观经济变化导致全球经济增速回落、国内出口增速放缓,用于货物包装的箱板纸需求量在世界范围内大大降低。尤其在2008年产能集中释放和需求降低的背景下,箱板纸景气程度已大大不如以前。 当然,2008年的中国造纸业天空并非一片阴霾,这一年,山东晨鸣纸业实现了在资本市场空前的突破,2008年6月4日,晨鸣发布了H股招股书,成为国内首家同时拥有A股、B股、H股三种股票的上市公司,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 任何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出现时,总会引起巨大的舆论反响,晨鸣的三股齐驱在整个中国都是一次创举,这不得不归功于晨鸣纸业董事长陈洪国背后的资本运营团队。在业界的印象中,山东企业"实业很扎实,资本运作欠灵活",而晨鸣在H股成功上市,其所产生的舆论辐射效应对这个概念无疑起到了"正名"作用。有媒体将晨鸣的创举形容为"实业与资本运作的完美结合",评价之高可见一斑。 当然,经历了这次危机,玖龙纸业应该记住的是,在顺境中能产生很多出色的企业,但是,只有在逆境中,才能产生真正伟大的企业。晨鸣的成功对玖龙来说,是挑战,是竞争,但是,更是一个学习和反思的好样本。 2008年应该是中国造纸业爱恨交织的一年,从锦衣玉食到节衣缩食,全行业经历了难得的严峻考验,一场全球性风暴洗礼所带来的得失、思考是具有非比寻常的启迪意义的。 2008年末的中国造纸业惆怅万千,但是,一部分大型企业仍然展现出了将大旗抗下去的魄力,在行业处于低潮期时,用适时的高调行动让乌云压顶的造纸业现出了一线曙光。 在2008年里,晨鸣、华泰、太阳等国内一流企业均有新项目或生产线上马,其中华泰和晨鸣各自位于山东东营和广东湛江的林纸一体化项目都堪称大手笔。华泰总投资56亿元的华泰总部"林纸一体化"项目,引进了建设高档铜版纸生产线,纸机宽9890mm,设计车速2000米/分钟,生产80- 200克/平方米高档铜版纸,年产能最高可达80万吨,预计2010年10月项目投产后年增产值56亿元,利润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