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受益终生的快乐圣经:不抱怨的智慧》
接受残缺 你可曾静心想过,你所有的不快、愤怒与痛苦都与过于追求理想化有关。我们习惯于把事情按照我们心中理想的样子来想象,但结果却总是有所出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想的总是要比实际理想、比实际完美,所以当真实的景象出现后,差别就显现了出来,随之我们的失望与不满也浮现了出来。我们有完美的理想,但现实中却没有完美之物,完美之事。这怎么办呢?顺其自然,尽自己的努力,就算有一些不完美之处,也不必苛求。生活不是因为完美而有意义的,而是因为存有缺憾而有意义的。 所谓完美,其实是"怕自己不够好"的另类意义,而完美主义者,则常常是源于缺乏安全感,想赢得别人赞美而做出的一种努力。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位未婚的男士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入大门后,迎面见到两扇门。一扇门上写着:美丽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太美丽的。他推开了"美丽的"门,又见到两扇门:年轻的和不太年轻的。他推开了"年轻的"门。迎面又见到两扇门:"善良温柔"的和"不太善良温柔的"。他推开了"善良温柔的"门,又见到"有钱的和不太有钱的"。 就这样他陆续推开了有钱的、温柔的、忠诚的、勤劳的、高学历的、健康的、具有幽默感的九道门。 当他推开最后一道门时,只见门上写着一行字:您追求得过于完美,这里已经没有再完美的了,请您到大街上去找吧。原来他已经走到了婚介所的出口。 这个幽默故事讲的不仅仅是婚姻,它也在讲人的追求。云想衣裳花想容,人人都向往潇洒完美的人生。然而我们应该知道,十全十美的事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就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样,所谓的"完美"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幻想,一个目标罢了。不求完美,不把完美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完美,才是摆脱苦恼的根源。 还有这样一位朋友,单身半辈子,快五十岁。突然结了婚,新娘跟他的年龄差不多,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只是知道的朋友都在背后窃窃私语:"那女人以前是个演员,嫁了两任丈夫,都离了婚,现在不红了,由他捡了个剩的。"不知道这些话有没有传到他耳里,他有没有生气?

一天,他跟我出去,一边开车、一边笑道:"我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就盼着开奔驰车,没钱,买不起。现在呀,还是买不起,买了辆三手车。"他开的确实是辆老奔驰,但是这辆车看来很好,马力也足。 他继续笑着说:"旧车有什么不好?就好像我太太,前面嫁个四川人,又嫁个上海人,还在演艺圈二十多年,大大小小的场面见多了。现在老了、收了心,没了以前的娇气、浮华气,却做得一手四川菜、上海菜,又懂得布置家。讲句实在话,她真正最完美的时候,反而都被我遇上了。" 不完美,正是一种完美!当我们老了、锈了、千疮百孔了,隔一阵子就得去看医生,来修补我们残破的身躯,我们又何必要求自己拥有的人、事物,都完美无瑕,没有缺点呢?看得惯残破,也是历练、是豁达、是成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