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业生涯首次揭秘:打工皇帝唐骏》
另外一个困难是职业经理人在中国没有成功的案例。正如你所讲,能看到的全部是失败的案例。之后才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卫哲加盟阿里巴巴,可以算成功的案例。 作者:外企经理人在中国相对成功,这是什么原因? 唐骏:对,外企职业经理人能举出许多成功的案例,比如杜家滨在思科、周伟焜在IBM、陈永正在微软,都可视为成功的案例。这是因为在外企,对于中国的事情,职业经理人有一定的决定权力,对于中国员工来说,他们能认同的老板、日常汇报工作的对象都是职业经理人。也就是说,外企职业经理人有权力,员工受命于他们,所以他们能做成事情,取得一定的成绩。 而中国的民营企业老板则一般认为,职业经理人来了,也干不成什么事情;职业经理人则认为,不是我不想做事情,而是你不给我空间,员工不听命于我,因此做不成事情。员工、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对于"职业经理人"的看法是分歧的,这是中国职业经理人面临的困境。 作者:你离开盛大,会不会对盛大造成负面影响? 唐骏:对盛大的形象而言,我现在离开一点都没有损害它,我接受采访时也不断地强调盛大已经是一家相对比较成熟的企业。经我解释,我的离开在华尔街也没有太大的震荡,管理层也没有太多的震荡。因此,我觉得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作者:完善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土壤,你觉得需要从哪些方面改善? 唐骏:应该先从舆论环境改善。现在的媒体,基于职业经理人以往在中国的经历,认为中国并不需要职业经理人,家族式的管理更适合东方文化。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一种落后的认识。在一个开放式的社会里,外部的商业智慧对企业十分重要。这是舆论应该正确引导的。 我现在经常有一些机会去演讲,主要就讲职业经理人的重要性,试图引导正确舆论。一定要让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意识到职业经理人的重要性。 作者:你觉得这种重要性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的? 唐骏:我经常讲,一个企业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0 到1 的阶段,也就是创业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 到100 的阶段,也就是发展壮大的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从0 到1 的阶段,创业者发挥主导作用,职业经理人是不能主导这个阶段的。同时,创业者管理企业从1 到100 也是很难的,因为从1 到100 是有规范的,其中包括运营、管理、资本运作等等,应该按照规范化操作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