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孝经智慧(3)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这一故事记载在《后汉书?列女传》中。后来《二十四孝别录》里也有记录,稍有改动:“曹娥,上虞人,曹盱之女。盱为巫祝,能抚节按歌以悦神。五月五日,逆流而上,为水所淹,尸不能得。娥年十四,沿江号泣,既而投瓜于江,祝曰:‘父尸所在,瓜当沉。’旬有七日,至一处,瓜沉,遂投水。经五日,负父尸出,颜色如生。邑人为立曹娥孝女庙。” 同样是十四岁的女孩,让我们看到孝女们的至孝之行,也看到至孝之心。当然故事从古至今,都不是教后人去模仿她们的行为,而在于是否能从她们那里解读出一些灵魂中的高尚的东西来,滋养今天现代人,特别是滋润那些“小皇帝”、“掌上明珠”的内心。 孟宗:哭竹生笋 《哭竹生笋》讲述了三国时孝子孟宗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十则故事。 [吴]孟宗,字恭武,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月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抱竹而哭。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评说】 孟宗(?~271年),字恭武,一字子恭,三国时吴国江夏(治所今湖北鄂城)人。曾为吴盐池司马、豫章太守、司空。 孟宗年少时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年老且“病笃”。“病笃”就是病重的意思。冬月,其母想用竹笋来煮羹汤之饮食。今人也知道,竹笋煮羹汤之类,特别有鲜味,可以改善胃口。 孟宗无计可施,因为当时的季节得不到竹笋,于是前往竹林,抱竹而哭。哭泣的原因,就是一个孝子不能满足老母的心愿而难过。然而,“孝感天地”,孝子的纯孝感动天地,不久地面裂开,长出数支竹笋。孟宗即捧持竹笋回家,做了羹汤奉献给老母。“孝心”又一次生效,其母亲吃完竹笋煮的羹汤,竟然重病得以痊愈了。 《三国志》于孟宗其人其事,也有记载:孟宗“事母至孝。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生,得以供母”。南朝宋裴松所注《三国志?吴书?孙皓传》引《楚国先贤传》:“(孟)宗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 此故事的要旨:其一,就是树立一个孝子对年老且病重的母亲的尽孝的典型。俗话说:“长病无孝子。”孟宗却尽了孝,对老母哪怕是不太合理的要求也尽量去办妥。其二,再次强化了《孝经》“感应”之理念。当然这里面也含有了古谚所说的义理,“皇天不负苦心人”。 孟宗哭竹生笋的故事,想象丰富,当然在流传中也被不断加工了。今天在孝感市孝昌县周巷镇还留有孟宗遗址、孟宗书屋、孟宗哭竹港、泣笋台及双峰山滴翠园等等。 当地的民间传说很生动。孟宗读书勤奋,夙夜不懈,奉母至孝。孟宗少时,母病思食竹笋,时值隆冬,竹不生笋。孟宗入竹林哭泣,得竹笋以奉母。今孝感“哭竹港”遂以得名。后来,孟宗在外做官时,凡有好吃的食物必先寄给其母,然后才自己吃。吴永安五年(262年),孟宗自光禄勋任右御史大夫,宝鼎三年(268年)拜司空。 笔者读过当地的一位记者写的《走进孟宗的神秘故里》,所写也很有意思。 “哭竹港”,是因孟宗而得名的,位于孝昌县东20公里处的周巷镇青山村。此地为大别山的尾部。“哭竹港”旁的墩坡遗址,坐落于水支流之一的青山河一块小平原上。墩坡遗址地处群山环抱之中,山清水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繁衍生息之地,也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的汉江夏大司马孟宗的故乡。 孟宗,就出生在青山口孟家栗林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少时读书十分用功,每天学习至夜深,且侍奉母亲无微不至。据说,孟母十分善良,非常疼爱儿子。一年冬天,天寒地冻,孟母特地缝制了又厚又大的被褥给儿子送去。人们看到这么大的一床被子,都感到十分奇怪。孟母却深情地说:“我儿子的学友大多很贫寒,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结交朋友,这床大被子正好可以让他们一起盖用,共同御寒,增进他们学友之间的感情。”孟宗在母亲的言行感召下,品学兼优,尊敬老师,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做出了许多学习上帮助同学、生活上照顾学友的感人事迹,这些事迹在学堂广为传颂。
更多阅读
第87节:孝经智慧(23)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一、孝?天地?感应 1. 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 《注》:“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言能敬事宗庙,则事天地能明察也。” “明王”,圣明君王。《孝经》中出现“先王”,又
第86节:孝经智慧(22)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孔子就批评他:小人啊!你不懂啊!国家一定要有敢于谏劝的大臣,才不会有危险。父亲一定要有敢于规劝的儿子,才不会做出无礼的事情来。儿子一味听从父亲、大臣一味听从君命,怎么是孝和忠贞呢?要
第85节:孝经智慧(21)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曾子的这句话意思是,至于慈爱恭敬,安定父母,立身扬名,那么已经听闻到夫子的教诲了。冒昧地请问,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可以说是孝吗? 二、孔子再次解惑 1.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
第84节:孝经智慧(20)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2. 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注》:“上三德于内,名自传于后代。” 这是本章的小结。由家内的“三事”,即“事亲孝”、“事兄悌”、“居家理”,再由内而外,由家庭而至于社会,那
第83节:孝经智慧(19)
系列专题:《从经典中汲取成功要领:孝经智慧》 2. 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这是对《诗》的评论,孔子说,如果不是孝这种最高的德行,那么谁能顺应民心,而效果竟然至于如此巨大。 三、《广至德章》现代启示谈片 现代人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