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卷轴5 第6节:无处不在的抱怨(5)
系列专题:《职场成功第一法则:做不抱怨的员工》
“薪水很少,1个月才1万日元。”年轻人不好意思地回答。 松下先生微笑着对年轻人说:“很好!虽然你现在的薪水只有1万日元,但是你知道吗,你的所得远远不止这1万日元。” 年轻人听后,不由得一脸疑惑,松下先生接着说:“小伙子,你要知道,你今天能争取到采访我的机会,明天你也同样能争取到采访其他名人的机会,这就证明你在采访方面有一定的潜力。如果你能多多积累这方面的经验,这就像你在银行存钱一样,钱存进了银行是会生利息的,而你的才能也会在社会的银行里生利息,将来能连本带利地还给你。” 松下先生的一席话,让年轻人茅塞顿开。 许多年后,已经做了报社社长的年轻人,回忆起与松下先生的谈话,深有感慨地说:“对于年轻人来讲,注重才能的积累比注重目前薪水的多少更重要,因为它是每个人最重要的生存资本。” 马云说过:“在职业上升期,不要把钱看得太重,而要将钱看‘轻’,一个人头脑里面老想钱,那他成不了大事。”抱怨工资微薄于事无补,掌握真才实学才是最过硬的安身立命之本。 >> 不要单单为薪水而工作 员工之所以抱怨工资,原因在于人们对于薪水缺乏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更缺乏对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领悟。大多数人因为自己目前所得的薪水太微薄,而将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也放弃了。 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是比生计更可贵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个人的价值。如果工作仅仅是为了面包,那么生命的价值也未免太低了。一个人如果单单为了生存而工作,那么恐怕他一生都将为生存而奔波。 一个人的工作除了薪水,还有很多种看不见但能感受得到的东西存在,如艰难的工作能磨炼我们的意志,新的工作能拓展我们的才能,与同事合作能提升我们的协调能力,与他人沟通能拓展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交际能力和表达水平。公司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所学校,从中我们能获得许多受益终身的能力。 所以,你不要只为薪水而工作,因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虽然是最直接的,但也是最短视的。 斯蒂文·安德森和吉姆·墨菲一起进入一家铁路公司工作。20年后,吉姆已成为铁路公司的董事长,而斯蒂文仍在铁路公司,顶着烈日,辛辛苦苦在路基上工作。面对20年后如此巨大的差别,斯蒂文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20年前,我为每小时1.75美元的工资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却在为事业而工作。” 人生的追求不仅仅是满足生存需要,还有更高层次的动力驱使——人应该有比薪水更高的目标。一个人如果总是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薪水而大伤脑筋的话,他又怎么能看到薪水背后的成长机会呢?他又怎么能意识到从工作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对自己的未来将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呢?这样的人只会无形中将自己困在装着薪水的信封里,永远也不懂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一生只能做一个庸庸碌碌的弱者。 因此,面对微薄的薪水,你应当懂得,你在工作中得到的乃是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才能的表现和品格的建立。这些东西与金钱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 3. 抱怨同事: 为什么不将心比心?
作为员工,你要做的是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完成公司交付的任务,而不是做一个抱怨者。指责和抱怨不会给你的工作带来任何的好处,反而暴露了你的幼稚和无能。
更多阅读
第6节:大师的投资习惯(6)
系列专题:《投资智慧:大师的投资习惯》 自称“来自亚拉巴马的穷小子”的罗杰斯出生在迪莫波利斯(Demopolis),家里面的电话号码是5,非常好记。离罗杰斯家最近的大城市是50英里(1英里约为1.6公里)之外、有着19 000人口的塞尔马(Selma)。罗杰
第9节:无处不在的80/20
系列专题:《事半功倍的秘诀:无处不在的80 20》 无处不在的80/20 80/20法则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即在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收获、原因和结果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少的投入,可以得到多的产出;小的努力,可以获得大的成绩;关键的少数,往
关于家谱序言 第1节:无处不在的80 20 序 言
系列专题:《事半功倍的秘诀:无处不在的80 20》 序 言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雷托在他从事经济学的研究时,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他的研究成果就是后来著名的80/20法则。 尽管80/
第15节:无处不在的抱怨(14)
系列专题:《职场成功第一法则:做不抱怨的员工》 最后,巴顿写道:“那个家伙得到了提拔,我必须挑选不抱怨就能完成任务的人。” 抱怨会限制你的思维,让你的视野变得“近视”,把自己局限在抱怨本身上,而不是努力地去适应变化,解决问题。
第14节:无处不在的抱怨(13)
系列专题:《职场成功第一法则:做不抱怨的员工》 6. 成功者永不抱怨, 抱怨者永不成功 一个聪明的员工,从不抱怨现状,而是潜心研究如何解决问题,脚踏实地,一步步向上攀登,从而走向成功。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经常觉得这件事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