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场成功第一法则:做不抱怨的员工》
也许你会觉得布莱切的行为有点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不看过程、只问结果是职场中公认的评价标准。无论你在过程中做得多么出色,如果拿不出令人满意的结果,那么你就是在做无用功。 5. 叫苦不如吃苦, 生气不如争气 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肯定会有许多挫折和打击,这时候,抱怨于事无补,只有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苦尽甘来、出人头地。 在工作中,总会有一些困难和问题,于是很多人开始抱怨,叫苦连天: 工作环境不好,不够舒适; 抱怨工作乏味,单调枯燥; 抱怨加班频繁,工作辛苦; 抱怨工作任务太重,让自己心力交瘁; 有人抱怨工作难度太大,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 ………… 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苦干。所谓苦干,就是一要吃苦,二要不屈不挠。工作不是享福。没有苦干的精神,再好的设想,再好的规划,也只能停留在纸上。看一看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没有一个不是通过苦干得来的。没有苦干,就不会有过人的业绩,更不会有美好的明天。 一个人要勇于吃苦而丝毫不叫苦。叫苦和抱怨并不能帮助我们克服苦难,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人面对困难,不去想办法克服,而是四处叫苦,以期得到他人同情或借叫苦回避困难,那么只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无能。 桑德斯上校65岁退休后,身无分文且孑然一身,这时他想到了一份母亲留下的炸鸡秘方。于是,他便开始挨家挨户地敲门,告诉每家餐馆:“我有一份上好的炸鸡秘方,如果你能采用,我可以教你怎样才能炸得好,怎样使顾客增加……”很多人都当面嘲笑他:“得了吧,老人家,若是有这么好的秘方,你干吗还落魄到这种地步?” 每一次嘲笑没有让桑德斯心灰意冷,而是让他不断修正自己的说辞,找出下次能做得更好的方法,以更有效的方法去说服下一家餐馆。 桑德斯的炸鸡配方最终被一个餐馆老板接受了。你可知先前他被拒绝了多少次吗?整整1009次之后,他才听到了第一声“OK”。 正是因为桑德斯上校把嘲笑当作上进的动力,不断地调整自己,耐心推销,才有了当今名扬世界的快餐连锁企业——肯德基。 工作的苦难其实是对你的磨炼,他人的轻视其实是上进的动力,当你停止抱怨、平息怒气,开始乐于吃苦、勇于争气时,成功也就离你越来越近。 >> 先吃苦,后成功 西方有句话说得好:“上帝爱你,才叫你吃苦。” 中国古语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吃苦也是一种资本,苦难是人生中最好的老师。许多成功人士在谈起自己的人生经历时,总是对曾经的苦难念念不忘。吃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慧聪集团的创始人郭凡生少年时代曾上过山下过乡,十八九岁还当过兵。后来,这段充满苦难的经历给他的人生增加了莫大的胆量。他在一次采访中说起当年创业时的心态:“1988年我已经是副教授,已经很有学术成就,晚上我就看着一墙的书,心里感觉比较酸楚,走到35岁了,不得不走另外一条路,心里虽然难受,但是不得不走这条路的时候我并不怕……”原因则是少年时代的经历——“那段生活使我真正具有自信心,如果创业失败了,我去扛麻袋也可以养家糊口,而当一个人愿意扛麻袋维持生活的时候,就什么也不怕了。”
![第51节:方法总比问题多,不找借口找方法(10)](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15788156774.jpeg)
荷兰银行中国区主席邱致中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曾说:“如果没有在崇明农场务农六年,没有经历这些人生苦难,也形不成我后来的思想和处世哲学。我希望我的小孩将来也知道我过去的故事,知道我曾经做过农民。通过这些,让他们了解生活中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知道世界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任何人在到达成功之前,没有不遭遇失败的。每一个成功的故事背后都有无数失败的故事。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经历了一万多次失败后才发明了灯泡,而沙克也是在试用了无数介质之后,才培养出了小儿麻痹疫苗。约翰·克里斯在发表第一本书之前,曾写过564本书,并遭到了1000多次的退稿,但他并没有灰心,终于在第565本书获得了成功,成为英国著名的多产作家。 曾经的苦难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疑,吃苦就是他们人生中最有价值的资本之一。高尔基一生历经坎坷,吃了不少苦,也收获了不少人生阅历,充实的人生经历为他的成就打下了基础。回顾往事的时候,高尔基说道:“一个人如果没有他吃不了的苦,那么就没有他做不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