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培养企业的创造型人才:让思维再创新》
新与旧又是动态的,可以改变的,可以转换的,推陈出新,就是如此。 新旧既是精确的,也是模糊的。 有位演讲者在一次演讲中提了这样的问题:美国是一个比较创新的国家,但也是一个守旧的国家。 她没有一个主体民族,不像我们是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和谐的大家庭。 持续的移民,使她产生了一种移民文化,多种思想交融、交汇、交流,容易碰撞出新思想的火花。 许多创新的理论和成果都在美国产生。 但是,除土著人以外,基本上是一些在欧洲“生活不太如意的人”,他们到美国去艰苦开发,并对外扩张,有了今天所谓的“人间天堂”。 所以,许多美国人便产生了一种可怕的定势和惯性的思维,“We earn it”,甚至是“We earn all”,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挣的(用了什么手段他们是不管的),于是,就用自己的眼光和价值标准审视世界的一切,过去的中国皇帝是“朕即国家”,“朕即一切”,而现在的美国,也就是一种“美国就是世界的一切”,“美国要主宰世界的一切”,“美国想拥有世界的一切”,这是与世界历史上已经灭亡的这个大帝、那个大帝的想法和做法何其相似乃尔!这不是一种“旧”吗?这就是新与旧同时并存的一种美国人大都不愿意承认、也令人难以理解的怪现象。 如果给美国、美国人进一言的话,人们会这样说:“省省吧,美国并不是世界的一切!”世界是多元的,如同美国人反对一个国家里有人搞专制主义、要实行民主自由一样,世界这个大国家--“联合国”,也同样不能搞专制主义,也应该是民主自由的。

美国的“霸权电筒总是照别国的”。 要美国放弃它的霸权思维好难好难,难于上青天的!但美国人总得创新性地思考一下吧!说一个生活用语:“Forget it!”它的意思是:“忘记它!”如果把这个单词拆分一下,就变成了“For get it”。 什么意思?忘记它是为了得到它。 一个电脑,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文件不行,就删除一些吧。 手机里面储存的信息太多,也如法炮制一下。 近年来,重庆市就曾把全市已有的文件大清理了一下,废除过时的文件,出台一些创新性的文件,更有利于科学发展。 为了创新思维的产生,为了接收更多的新知识,定期清理一下,删除一些自己头脑里的旧有观念是很有必要的。 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醒人们:“创新起始于舍弃,它不在于实施新措施,而在于舍弃的是什么。 ”“成也创新”:成长、成才、成功、成人、成就、成果、成绩、成名、成家,它们都是一种不断创新的过程!“败也创新”: 创新的风险很大,特别是技术性的创新,成功的概率远远低于失败的概率。 创新的难度很大,比守旧的难度要大得多。 但是,社会的主体、主流、主导,还是鼓励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