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心所向 素履所往 第22节:李峭寒 我信仰我心所向(1)



系列专题:《权威教育专家助你立志:立志要趁早》

  李峭寒___我信仰我心所向

  周成刚点评___优秀来自于主动追求

  李峭寒简介:

  她兴趣广泛--做播音员,参加模特比赛,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演奏厅演奏钢琴

  她是创新小科学家,用植物测定电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她还为孤独症儿童服务机构做志愿者,翻译材料,照顾患儿

  她在校刊上发起捐助活动,募集资金支援灾区

  她从模拟联合国的成功,走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大厅做演讲

  她将去往布朗大学,继续她心之所向的生活

  她叫李峭寒,一个信仰心的方向的自信女孩

  我们"适应"了社会,放弃了自我,最后就会导致"平庸"--与所有人一样,与标准一样,毫无特点。一个平庸的人,不管他做得再"出色",也还是一个平庸的人。我们所要努力的,就是要证明自己并不平庸,而是一个独特的、鲜活的、有独立思想的人。

  -- 李峭寒

  我信仰我心所向

  当我面对今天的自己,回首走过的路,一种惊奇感,或者说荒谬感,突然扑面而来。我讶异于自己居然会出生,这是概率上一件小得接近于零的事件。我更讶异于我怎么成为了现在的自己,就像飞矢不动一般悖谬。我从没觉得自己在变,可每当回想起不久前的我,都仿佛在看另一个人。那一个个小小的事件,单独拿出来任何一件都渺小得不值一提,与无数牛人相比简直就是浮云,在漫漫宇宙时空中更只是尘埃。我的生活看起来平静得有如一汪清泉,然而平静水面上的一丝丝涟漪在偶然泛起的时候一定不会想到,它们看似不经意的造访却会在很长时间后,造成这么可怕的蝴蝶效应,在时间轴的远处产生一个今天的我。

  今天的我,在码这些字时,常常会想,如果当初我不是这样而是那样做会怎样?庆幸很多,悔意也很多,然而生活不是《蝴蝶效应》,我不能像主人公一样,利用神奇的日记随意回到过去,改动一个小小的行为从而改变故事的结局,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决定身边人的命运。我只能把日记留下来,试图找寻到底是哪一件小事对我产生了如此神奇的影响。

  卢梭的自传是一部《忏悔录》,我需要忏悔的大概比卢梭还要多。夏多布里昂的自传是一部《墓畔回忆录》,我想每部自传都可以这样叫,即使是不信命运的人,在面对必将到来的死亡的时候,大概也会心虚而缄口吧。王尔德的自传是《狱中记》,而谁又不是"Captives of our own identities,living incages of our own creation"呢?我常想,如果要我写,我一定会写"一个无神论者的自控书"。我常自问信仰是什么。有信仰、居其中的人不会发出这个疑问,可见我没有信仰,最起码没有坚实的信仰。尽管我身陷信仰危机,不时感到渺小,不时感到荒谬,但是我仍相信世界上有真理,人间有善。

  我信仰我心所向,并为之奋斗。这些不是信仰,但与之无异。

  学习从来都是我自己的事

 凡心所向 素履所往 第22节:李峭寒 我信仰我心所向(1)
  我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从小父母只在生活上关照我,学习从来都是我自己的事。还不认识字的时候我就每天让母亲将《格林童话》和《伊索寓言》读给我听。上小学后就开始了自己读书。那时大量空闲的时光都被我用来读一本又一本的杂书,一个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就这样度过。家里的藏书读完了,我就找出一本再从头读起。那时小小的我没有现在买书如山倒的资本,也没有现在读书如抽丝的陋习,由于资源有限,我就将一本书反复读上个七八遍,每当觉得情节不太熟悉了就抽出来再看,以至于后来书中的一些句子我都能自然而然地背下来了。这就是那时的我写作文得心应手的原因。而那些科普著作,就是我窥视科学世界的窗口,使得我始终保持对自然的敬畏惊叹之心和一种希望了解她的动力。小学时期对我最重要的影响,也许就在于培养习惯。那时学习轻松,在学校与同学比赛谁最先完成作业,这样回家能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在课堂上我也是发言最勤的那个,就这样我渐渐地养成了学习自主的习惯,以及在竞争环境中斗志昂扬的性格。

  童年也是一个人养成性格的最佳时期。在校广播站做播音员,与老师搭档代表学校参加区模特比赛,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演奏厅演奏钢琴……在台上的一个个瞬间,当时带给我的感觉也许是紧张、不安,而当我走下台时,一股自信已经在不经意间注入我幼小的心田,并对我日后的性格造成影响。

  尽管如此,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能够听到母亲对我的"演讲"、"组织"等各种能力的批判。也许正因为如此,我潜意识中才一直很注重这方面的各种锻炼。现在想来,领袖不是人人都能做的,有人享受这个过程,有人认为被领导更舒服。这是合理的。如果人人都是强势的领导型性格,我们将见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喧哗与躁动,社会将因为无法分工而不能正常运转。但是,每个人在社会中总要扮演各种角色,各种"能力"的培养,就是要确保我们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担得起这些任务。比如,当我上小学时在简陋的小喇叭广播站里念稿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日后我会站在学校的电视台演播室里、模拟联合国的讲台上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报告厅里。

  童年更是科学性探究、创造性思维的启蒙时期。小时候的我,关于浩瀚的宇宙、苍茫的星尘,总是有很多问题。于是父母开明地决定给我买一台天文望远镜。从此我每天都对着星谱用想象在夜空中描绘一幅幅迷人的星图……之所以说是用"想象",是因为北京那时的空气质量欠佳,加上我二年级开始就因为读书时间过长而近视,恶劣的观测环境导致我的观测十分失败。甚至有一次出现狮子座流星雨,我们一行二十多人到郊区等待,其他人都看到了至少一次,只有狮子座的我一次都没见到。那时我还小,不懂得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在客观的困难面前很快放弃了我的观测事业(由此很可能直接导致一位著名天文学家的陨灭,视力和空气污染要负主要责任--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保护视力和治理空气对我国的科技事业是多么的重要),只留下那台硕大的天文望远镜作为我快乐自由的童年时光的见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02664.html

更多阅读

第22节:同理心--人际交往的基础(2)

系列专题:《10位精英教你读大学:读大学怎么读》  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你爱护别人,别人也爱护你。总之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自然就会怎样对待你。不要总是抱怨别人对你不好,他们这样做,其原因可能是你先对他们不好。不要忘了,善待他

第22节:要有一颗坚定的心

系列专题:《面对苦难自立的人格力量:自助者天助》  要有一颗坚定的心  正是人的意志力--目标的力量,而不是其他,使人们最终可以得偿所愿。虔诚的信徒总是说:"无论想要什么,你都能得到,因为这就是我们意志的力量,上帝与我们同在。无论我

凡心所向 第33节:李峭寒 我信仰我心所向(12)

系列专题:《权威教育专家助你立志:立志要趁早》  前两天读好友的日志,看到一篇讨论墓志铭的。大家众说纷纭,我也不禁想象起我死前的卡夫卡式场景:  我病了,是那种万里挑一的病,病得要死。家人围在我身边,问我死前还想要什么。  "你喜

凡心所向 素履所往 第32节:李峭寒 我信仰我心所向(11)

系列专题:《权威教育专家助你立志:立志要趁早》  你看,我们"适应"了社会,放弃了自我,最后就会导致"平庸"--与所有人一样的,与标准一样的,毫无特点。一个平庸的人,不管他做得再"出色",也还是一个平庸的人。我们所要努力的,就是要证明自己并

声明:《凡心所向 素履所往 第22节:李峭寒 我信仰我心所向(1)》为网友梦久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