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权威教育专家助你立志:立志要趁早》
带着这样的沉甸甸的感觉,我通过保送升入高中。与以前尽自己绵薄之力不同,我知道非政府组织最需要的是更多人的了解、关注,和更多志愿者的支持。于是我开始通过电视台向全校介绍孤独症的知识,协助"星星雨"在图书馆举办讲座,并且建立爱心社,组织同学们一起到"星星雨"陪伴那里的孩子们。"星星雨"的老师说,我们是他们接待的第一个中学志愿团体。从此,我走上了志愿者的道路,与同学们一起,我们假期有时间就去那里陪伴孩子们。从这以后,我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我们也逐渐有了更强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则更需要这样的责任感。在2008年突如其来的"5·12"地震后,作为校刊"汇文天下"部门的负责人,我发起了义卖捐助灾区的活动。我召集志愿者加急赶制海报,联络广播站进行宣传,与销售部合作在校园内外各个角落设计销售点。我们还设计了各种"合集"进行促销。最终我们募集了两千多元,并将款项全部捐赠给中国红十字会。 但是只有物质上的支援是远远不够的,灾区的同龄人最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帮助。作为学校电视台的主持人,我策划制作了一个心理救援的短片。我们请了年级的几位同学和心理小屋的老师,请他们每人对远方的同龄人说几句鼓励的话。话语不能过于伤感,不能触及伤处,而是要体现出年轻人的活力与承受挫折的勇气……我们还排练了一曲"真心英雄"。经过对参与摄制人员的培训和外景拍摄,摄制部分完成了。我们回到电视台制作室,将之前学校心理老师在汶川做心理咨询志愿者的时候采集回来的照片和志愿者给学生的信制成视频。经过几天紧张的制作,我们刻录了二十张光盘,捐赠给了全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现在,我是PEER(Peer Experience Exchange Rostrum)的一名志愿者,目前我们2009PEER的五十多名成员正在紧张地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为7月、8月即将在陕西、湖南的三个国家级贫困县分别进行的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作准备。在做志愿者、服务于NGO的过程中,我认识了一群可爱的人,熟悉亲近了一个个特殊的群体,心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逐渐地增加,对社会的认识越来越立体。是的,这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中国的NGO发展还很落后,但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在参与进来,我们做得越来越好。中国有一百五十万孤独症儿童,无数偏远落后地区的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但当我们无数人在各个地方一起做一些事情,我们就已经在改变这个世界。 从小窗到大窗 出于对文字的热爱,我加入了学校的校刊编辑队伍,开始了约稿、催稿、采访、校对的生涯。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总想着要把小小的专栏设计成一扇窗口,一个同学们观察校园动态的窗口,也是展望外面广阔天地的窗口。我也给校刊贡献了很多稿件。写稿虽是个苦差事,但也是促使人思考,使人思路清晰的动力。当我们报道一个校园或社会的热点问题的时候,比如文理分科问题,那些来自不同人的不同声音总能促使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多角度的思考之后再得出一个自己深思熟虑后的答案。这样,对一个个问题的思考使得我能够较为敏锐地捕捉到社会问题,并全面地分析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