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6)



系列专题:《商业智慧: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

  在纽约和新泽西交界的哈德逊河边,住着以消费和贸易为生的曼哈顿人,他们的人均年收入估计在40 000美元上下。如果你走进曼哈顿人的村子,数一数零售店、餐馆、工厂直销店、超市里的所有不同产品,大概会得出一个接近100亿的数字来。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比较,最初是由经济学家埃里克?贝哈克(Eric Beinhocker)在《财富的起源》(The Origin of Wealth)一书中所做的。过去一万年发生了一些事,令以捕猎采集为生的原始人年均收入翻了400倍。

 第6节: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6)
  收入的跃进已经够不寻常了,但较之两种社会里产品数量的庞大差距,它又显得太微不足道了。在现代经济学中,产品数是用“库存单位”(Stock Keeping Units,简称SKU)来计算的,指的是一家商店各类现存货品的数量。举例来说,据估计,每天都有700种新产品推出市场,一年则有25万件。2005年,市场上推出了26 893种新食品和家居用品,包括187种新早餐麦片、303种新女士香水、115种新除臭剂。雅诺马马人的库存单位是300,曼哈顿人是100亿,后者是前者的3 300万倍。

  400倍的收入差距,3 300万倍的产品数量差距,实在非笔墨所能形容。面对这一令人错愕的不平等状况,我们只能用类比法来思考。先来看看收入差距:曼哈顿岛东西相距3.7公里,这段距离,你边逛商店边看大楼,不到一个小时就能轻松走完。把这个数字乘以400,得到1 480公里,只比纽约到亚特兰大的距离稍短,如果你保持合适的步速,不休不眠地一直走,要用261个小时(10.9天)才能走完。库存单位的差距就更夸张了。曼哈顿南北长21.5公里,乘以3 300万,得到709 500 000公里,约等于地球和土星都在太阳同侧轨道时的距离。你用一天时间可以把曼哈顿南北走穿,可即便以每小时51 000公里的航行速度,旅行者1号太空飞船(Voyager I)也用了整整1年半时间才飞到土星。

  较之于人类两足着地、出现大脑、形成意识的进化,较之于火、印刷术、互联网的发明,较之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数字革命的次第发生,经济上跃进的幅度是最大的。而且这一跃进,并不是一个匀速渐进的过程。据估计,一直到公元前1000年——青铜时代末期大卫王的时候——我们的人均年收入才从100美元增至150美元,到1750年工业革命开始,尚未超过200美元。换句话说,人均年收入从100美元增长到150美元,用了整整97 000万年;从150美元增长到200美元,又用了2 750年;最后,从200美元升到6 600美元(如今的世界人均年收入),只用了250年。而且,正如我们所知,对最富裕国家的最富裕人口来说,这一飞跃速度还要快得多。如果我们把10万年的历史压缩成短短一年,那么,最近相对繁荣的250年,只相当于不到一天的时间。又或者,我们把10万年浓缩成24小时,那么,我们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的新纪元,只相当于短短3.6分钟。换言之,我们生活并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当然的时代,实际上只占了了人类历史的0.2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02629.html

更多阅读

第24节: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24)

系列专题:《商业智慧: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  我问津巴多,30年后,他怎样看待这次经历。“斯坦福监狱实验传递的信息是: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力,比大多数人想象中要强大得多,可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他说。“像我这样的社会心理

第23节: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23)

系列专题:《商业智慧: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  我们既善且恶。大多数人在大多数环境下都是善良的、道德的,会做正确的事;但在某些特殊环境下,藏在我们内心黑暗面的行恶的能力也会冒出来。  斯坦福监狱实验  早在20世纪70年代

第22节: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22)

系列专题:《商业智慧: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  津巴多认为,我们不该把恶归咎到少数坏苹果身上,而应该更审慎地考察发现装坏苹果的木桶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进化令得人人都具备作恶的能力,可只在极少数的环境下人才会作恶。在经济生

第20节: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20)

系列专题:《商业智慧: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  克鲁鲍特金或许是个无政府主义者,但他对人类本性的看法却并非异想天开。他承认,“不同物种当中都存在许多战争和灭绝行为”,可他指出,“个体的自我意识”诚然是人类本性里的另一“

第19节: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19)

系列专题:《商业智慧: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  但部族保守主义者也脱不了伪善之嫌,尤其是他们说,政府要少插手经济政策——但政府给大企业的津贴例外。拉尔夫?纳德(Ralph Nader)给此举安了个恰如其分的名号,“企业福利”,在石油行

声明:《第6节: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6)》为网友人约黄昏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