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10)



系列专题:《商业智慧: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

  实际上,为了阐明累积选择的威力,我的朋友兼同事理查德?哈迪逊(Richard Hardison)设计了一套模拟电脑程序,按是否符合标准来“选择”随机输入的字母,结果仅尝试了335.2次,用时不到90秒就得出了这句莎翁名言,而如果是完全随机选择,则需要2613次尝试。几乎在同一时期,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也独立设计了一套类似的累积选择程序,用来生成另一句莎翁名言:“METHINKSITISLIKEAWEASEL”引自《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二景,中译本为:“我觉得它倒颇像只黄鼠狼”。——译者注。后来,当我们发现这个巧合时,道金斯说:

 第10节: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10)
  一旦人(从达尔文那里)领会了渐进式累积选择的重要性,在碰到“从统计上讲不可能”一类的争论时,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经常用来表现这场争论的猴子。为了让怀疑者弄明白,这一模拟实验理解起来最浅显。用一小段BASIC程序就能轻易办到,哈迪逊和我就是这么做的,而且我们俩做这个实验的时间居然也大致相同,是1984年或者1985年。说到细节,那些讨厌的猴子其实总在敲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是他的名剧,“To be or not to be”是这出剧里最著名的对白。我自己说不定也会选这句,只是当时我想到,哈姆雷特与波隆尼尔就天空上的云像什么展开的这段对话,用做开场白挺不错——所以我就选了它:“Methinks it is like a weasel。”

  从本质上来说,随机的遗传突变以及后代身上父母基因的混合,带来了变异,而遗传变异的选择,则是通过寄主存活实现的,这就是进化背后的推动力。透过这一带有方向性的自我组织选择过程,形成了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说,进化是一种自我组织的突现现象。

  我们物质经济的进化,也是以类似的方式进行的,是在无数种产品的无数次转变中产生并选择的。曼哈顿村的几百亿产品,只不过代表着那些适于市场的变异体,所以,制造商在尝试准确预测市场偏好时,已经预先做了一次选择。一旦他们的选择结果进入市场,对最有用、最讨喜产品的累积选择也就开始了——市场消费者会用钱投票,决定哪种产品能存活下去:是以VHS录像带战胜了Betamax,DVD战胜了VHS,CD战胜了唱片,折叠手机战胜了砖头手机,电脑战胜了打字机,谷歌战胜了Altavista,SUV战胜了箱式旅行车,实体书战胜了电子书(暂时还是如此),互联网新闻战胜了电视台新闻(很快)。通过重复使用和再制造,被人购买的产品得以在未来“存活”和“繁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02625.html

更多阅读

第24节: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24)

系列专题:《商业智慧: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  我问津巴多,30年后,他怎样看待这次经历。“斯坦福监狱实验传递的信息是: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力,比大多数人想象中要强大得多,可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他说。“像我这样的社会心理

第23节: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23)

系列专题:《商业智慧: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  我们既善且恶。大多数人在大多数环境下都是善良的、道德的,会做正确的事;但在某些特殊环境下,藏在我们内心黑暗面的行恶的能力也会冒出来。  斯坦福监狱实验  早在20世纪70年代

第22节: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22)

系列专题:《商业智慧: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  津巴多认为,我们不该把恶归咎到少数坏苹果身上,而应该更审慎地考察发现装坏苹果的木桶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进化令得人人都具备作恶的能力,可只在极少数的环境下人才会作恶。在经济生

第20节: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20)

系列专题:《商业智慧: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  克鲁鲍特金或许是个无政府主义者,但他对人类本性的看法却并非异想天开。他承认,“不同物种当中都存在许多战争和灭绝行为”,可他指出,“个体的自我意识”诚然是人类本性里的另一“

第19节: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19)

系列专题:《商业智慧: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  但部族保守主义者也脱不了伪善之嫌,尤其是他们说,政府要少插手经济政策——但政府给大企业的津贴例外。拉尔夫?纳德(Ralph Nader)给此举安了个恰如其分的名号,“企业福利”,在石油行

声明:《第10节: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10)》为网友大丈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