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塑胶大王”晋身中国制造业500强
——解读利时集团的经营策略及商业智慧
一、先舍后得,创新发展,该出手时就出手
二、优二进三,转型升级,总比别人快一步
三、承担责任,回报社会,得道多助赢天下
全长近30公里的宁波鄞县大道,号称“名企一条街”,道路两侧形成宁波企业的“富集地带”。这其中,既有“服装商业帝国”雅戈尔,也有“亚洲塑料大王”利时集团。但相对于前者而言,利时集团却很少被外界所了解,它是宁波众多“隐形冠军”中的一员。
但本月随着“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的发布,这个过去隐藏很深的“商业巨鳄”,正逐渐浮出水面:以55余亿元的营收,利时集团在这个中国制造企业最强阵营中名列第456位。这张“新面孔”的出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从一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仅有五六个人、5万元启动资金的鄞县卖面桥工艺品厂,到如今规模稳居亚洲首位的塑料家庭用品制造商,利时集团以“创造优质生活”为经营主线,产业版图并已拓展至家用品、商业连锁、地产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领域。通过剖析这家企业的经营智慧及创业案例,或许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走进拥有“天下第一商帮”之誉的宁波商人群体。
一、先舍后得,创新发展,该出手时就出手
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正劲,宁波的民营企业在当地政府及各项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许多企业已经颇具规模,而那时的利时塑胶有限公司(利时集团前身)还是以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为主。然而,在改革开放30余年的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永远也不缺乏传奇故事,利时也注定演绎着一幕幕“士兵突击”……
1994年,刚刚成立的利时塑胶公司在广交会上签了一笔大定单,专门开拓中南美市场的柯尔向利时订了6货柜的塑料镜框,价值150万元。经过3个月的加班加点,货物保质保量如期发往美国,款、货交易非常顺利。但是几个月过去了,柯尔音讯全无。利时主动拨通了越洋电话,才知道柯尔遇到了墨西哥金融风暴,塑料制品价格大幅下跌20%,柯尔无法在墨西哥市场按原价销售。得知情况后,当时只有28岁的利时总经理李立新决定:让柯尔大幅削价出售,再免费发给柯尔一货柜价值25万元的产品,以弥补他的损失。此举却遭到公司其他高管的反对:“这可是公司3个月的利润,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呀!”面对不同的声音,李立新坚信并毅然执行了自己的决定。
当柯尔把最后一个塑料镜框卖出去后,这个美国商人只有一个念头:该如何回报中国农民企业家。从此以后,柯尔每周都会从大洋彼岸给利时寄来许多家庭、办公用的塑料产品样品,而这些产品在国内根本看不到,利时就按照样品批量生产,再返销美国。
“25万元,在今天算不了什么,但在当时关系着企业的发展,然而,正是这25万元的‘舍得’,为我们日后带来了8000万元订单,为利时赢得了第一桶金。”谈起当初的抉择,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铿锵的言语中透露着过人的胆识和超前的眼光!
90年代末,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香港一家上市公司、同时也是亚洲最大塑料制品企业军心动荡,掌控该公司美国每年1.5亿美元销售,手里握有多条大连锁渠道的美国籍总裁马文做的不开心。对于如此“重量级”人物,利时自然不会放过。但是精明的马文狮子大开口,提出了相当于利时30%年利润的待遇要求。“好,没问题”,李立新领导的利时断然答应了要求。2000年4月,马文走马上任利时总裁,这位职业经理人很快向中国老板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迅速组建利时海外销售网络,2002年,利时销售额突破8亿,2004年突破15亿。
2005年,对于利时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已经打开国际市场的利时在这一年又屡出惊人之举:当年3月,在全球塑胶行业享有盛誉的研发人才乔尼,带着自己的10人研发团队,“嫁”到了利时。初到宁波,利时就为他们准备了一份“见面礼”——4000万元研发经费。而乔尼团队不负众望,利时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质量完全与国际接轨,还接到了世界500强企业德国汉高公司的巨额订单。5月,利时集团又果断出巨资收购了香港通达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9%的股份,成为这家有着26年历史的亚洲最大的家用品制造商的第一大股东。至此,利时构筑了塑胶产品的全球销售网络,成为国内乃至亚洲的行业龙头老大,并完成了销售国际化到管理国际化的华丽转身。
点评:先舍后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这是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挂在嘴边的话。慷慨救助客户、高薪聘请人才、大举收购扩张……正是这种胆识和魄力的体现。事实上,利时的“舍得”是一种开放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创新不仅仅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渠道创新,甚至一个观念的转变的都可以是一种创新。利时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异军突起、后发先至,正是因为他们的理念无前不赶,创新无处不在,不停地利用有利时机,不断寻找下一桶金。纵观利时的成长史、崛起史,我们不难看出:当创新与魄力携手、开放与超前同行,成功也就成为必然。
二、优二进三,转型升级,总比别人快一步
利时疯狂成长的背后,是理性的思索和敏锐的嗅觉。2005年,利时如日中天。谁也没有想到,此时的利时已经感到了危机和瓶颈,企业利润增幅减缓、外部竞争增多、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开始制约企业的高速发展,企业内部调整势在必行。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调研,立足利时实际,一个大胆的设想已经形成:优二进三。即进一步优化制造业,进军商贸流通业。
“转型并不简单,我认为转型十年前就要去想,五年前就要去做,不能今天说转型,明天就转型。转型和多元,并不是立即180度转身,那样容易摔倒。多元化需要试推。”在李立新看来,企业转型升级、涉足一个新的行业绝非易事,不仅要早谋化、早准备,而且要aihuau.com用最专业的人运营。而他们的选择是:收购。收购不但节约资源,还能缩短了收益回报的时间。而对企业转型和创新来讲,时间决定一切。
于是,就在当年,利时集团又收购新江厦百货46.6%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2006年11月,全资控股新江厦股份和新江厦连锁超市,全面进军商贸流通领域。在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流通企业占领优势的中国商业市场,利时如何才能避开正面的竞争,站稳脚根呢?他们的策略是:依托商业连锁,自主建设、自主经营,进军以县乡为主的农村市场。
确定方向后,利时如一匹黑马,一路狂奔不歇脚。即使在世界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利时仍然逆势扩张。鄞州利时百货落成、桐庐利时百货奠基、海盐利时百货动工、新江厦购物中心封顶、衢州利时百货签约……利时以不可思意的速度扩张。
“危机也是转机,危机中蕴藏着无限商机”,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认为:“眼下,正是投资发展、借机壮大的好时机。”在利时集团领导团队眼中,目前许多资产的价格低于价值,建筑成本大幅降低,如钢材、土地、原材料等,正是企业收购重组、投资建设、发展壮大的大好时机。
目前,利时已拥有百货商场6家,连锁超市34家,覆盖宁波及浙江省内,而商业连锁的发展也为集团带来的丰富的现金流量。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经营,利时百货和新江厦连锁超市发展势头迅猛,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发展战略和方向是正确的,与国家的宏观产业结构调整不谋而合。试想,如果不是及早对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展农村市场的话,恐怕也会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中陷入困境。”李立新说:“在农村市场开商场、办超市,既响应国家号召,增加了就业岗位,又能为企业带来不错的利润,何乐而不为呢?”
据了解,未来5年,利时集团在做强做大主业的基础上,将重点发展连锁百货和连锁超市,集团还专门成立了连锁百货事业部,高薪聘用了一批高级人才,经营的方式主要是自主建设、自主经营,而利时集团一名高管向笔者透露,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百货连锁店达到15家,利时新江厦连锁超市达到100家,企业规模将扩大1倍以上,将为社会直接提供1万余个就业岗位。届时,“亚洲塑料大王”将成为“浙江商业大鳄”。
点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几乎是每个企业家信奉的经营圣经,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成功地做到这一点。春兰的销声匿迹、巨人的怦然倒塌,都是多元发展、盲目扩张惹的祸。但利时似乎善舞“双刃剑”?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规模,势必要探寻新的利润增长点、涉足多元化,但多元化不等于盲目扩张,转型升级不等于鲁莽激进。正如文中李立新所言:多元化需要试推。同时多元化还有一个硬性前提条件:就是要做强、做大自己的主业。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职员,把多元化比作兼职,那么职员只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分散时间和精力去做兼职,如果本职工作就没做好、做精,而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兼职上,结果只能是“捡个芝麻丢个西瓜”,最终落个“鸡飞蛋打”。
三、承担责任,回报社会,得道多助赢天下
探寻利时的成长轨迹,我们发现:利时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热衷于公益事业,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这种看似付出的行为,却为利时赢得了无法估量的回报。
“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遇,为社会创造财富”在民营企业阵营中,利时的理念不可为不超前。
从2003年起,利时集团每年出资100万元,举办“利时之约”普及高雅艺术音乐会,先后邀请30多个著名艺术家和团体来宁波进行高雅艺术的推广普及,累计赞助资金达500万元,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2004年,在公司成立11周年之际,利时集团再次出资700万元,其中除100万元继续赞助高雅艺术演出外,400万元捐助鄞州区集士港小学扩建,200万元资助宁波外来民工子女上学,并建立了“利时爱心助学基金”,每年定向捐助学校的困难学生。
去年9月,利时集团在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上百万的基础上,又来到四川青川县开展助学活动,为乔庄小学捐赠图书3000冊、书包1000个和衣服1000件,总价值达40万元。青川县政协副主席杨文富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利时集团赠送了的“情系灾区见大爱 慷慨助学显真情”的锦旗。
利时集团还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与贫困落后的山村结成帮扶对子,通过自己的优势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多年来,“利时”在捐资助学、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累计捐赠款物价值近4000万元。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知恩图报”,让利时在社会上树立了非常“阳光”的形象,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社会环境,企业社会认可度节节攀升。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先后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全国青联委员、鄞州区工商联会长。由于企业背后的政治成就以及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利时每到一处投资发展,都会得到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和充足的政策支持,各大银行也纷纷主动上门,要求银企合作。仅去年,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国家银根紧缩之际,利的的信贷额度不降反升,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的总行领导纷纷到利时考察,协商合作,仅一家银行的信贷额度就达到3亿元。
“得道者得天下”,利时又一次名利双收。
点评: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获利于社会,就要回报于社会,任何企业,其生存和发展壮大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尤其是政府的支持,这就是“中国特色”之一。利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正是通过爱心助学、参与公益事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等形式,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在覆行社会责任的同时,自身也树立了非常阳光的形象,不仅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利时的“精明之处”,值得以“追求利益”为核心的民营企业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