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揭秘顶级商学院:我在北大读国际MBA》
——陈文“干到第六年,我有种被掏空的感觉。当时我已经做了两年‘领导力发展’工作,我也认识到我真的喜欢这个职业,我喜欢和人打交道、研究人的过程。但是如果我要在‘领导力发展’这个专业的方向走下去,我必须积累一些通用的企业管理知识。”——田文捷
![北大mba招生简章 第12节:第二章 为什么读北大国际MBA(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11991140326.jpeg)
在IBM中国大陆的一万多名员工中,陈文是第一位持中国护照晋升为合伙人的高管。IBM收购普华永道的咨询业务后,陈文也是负责完成中国区的收购和两个团队融合工作的重要主导人之一。见到陈文是在一个夏日的下午4点,他刚刚结束了在公司外的一个会议,匆匆赶回IBM的办公室,因为晚了几分钟,他特意安排秘书到电梯间等候。初见陈文,很难把安静、谦和的陈文与这样的业绩联系起来。但当陈文条理清晰地分析北大国际时,他“职业、专业”的IBM“深蓝”气质扑面而来。 陈文是北大国际2000年第一届EMBA班的一员。1989年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进入外企,他马不停蹄地干到2000年,职位一路晋升,在公司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但瓶颈期似乎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阶段。回望10年前,陈文很感慨地说,那个时候就是想找些新东西——外企的环境固然优越、待遇堪称优厚、社会地位相当风光,“但这里也像一个恒温箱,慢慢销蚀你个人性格中冒风险的那一面,让一个人不愿意、也没有勇气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自打进了小学就一直站在同龄人前列的陈文,站在工作10年的坎上,了解同龄人在干什么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在自己这个圈子里的优秀到底是不是外面世界里的优秀?脱离外企这个相对封闭的圈子,世界究竟怎么样,始终是他心头挥之不去的一个诱惑。 在以往的工作中,IBM庞大完善的培训系统让陈文建立了基础的管理理念。技术、市场、人事、财务、服务和项目管理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但这些基于职业的能力培训对于有了想法的陈文来说,总还是浅尝辄止,陈文意识到,这些基本技能只是作为一个企业高管管理的基础职能,是跳出来审视自己、建立自己商业思维构架的时候了。“刚好那个时候,有我们一个IBM的同事在北大国际读在职班,听他聊感觉还不错,我想那就去上学吧。通过课堂接触社会是一种比较稳妥、收获又最大的方式。而我又是学理工出身的,对北大的文化和学术氛围始终很向往,就这样,我选择了北大国际MBA。” 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了田文捷的身上。 田文捷是1998年北大国际开始招生后入学的第一届在职MBA班的一员。她曾在IBM从事“领导力发展”的培训工作,现在是专业的领导力与职业生涯教练。走上专业“研究人”的工作,还是缘起于她在全球最大的轴承制造商——瑞典斯凯孚中国公司的职业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