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揭秘顶级商学院:我在北大读国际MBA》
19岁那年,林毅夫中学毕业后考入了台湾最好的大学——台湾大学,攻读农工专业,可以说林毅夫的前途无可限量。然而,这并非林毅夫心中所想。好男儿应该戎马生涯。一年后,学业优秀的林毅夫毅然放弃台湾大学农工专业,申请转读军队系统的陆军军官学校。 这个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台湾岛内的热烈争议,因为军校一向都是联考淘汰者的剩余选择,一个台湾大学高材生放弃脚下金光熠熠的通途转投军校,怎么看都匪夷所思。林毅夫此举被“军界”树立为青年人学习的楷模,并被评为“十大杰出青年”,受到台湾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和大力表扬,被蒋经国亲自接见。 1975年,在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期满之后的林毅夫,以第二名的良好成绩毕业于陆军军官学校正期生四十四期步兵科,由于表现出色,林毅夫留校担任学生连排长。第二年,林毅夫考取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并于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 正是这一连串堪称“完美”的经历,林毅夫受到重用,被派赴金门担任“马山连”连长,担任陆军上尉连长,负责接待外宾参观的任务。马山连是当时驻守金门的国民党军的全师最重要的一个连,全连官兵都是精挑细选,个个出类拔萃,装备、福利也是全师最好的。
![女教授的魅力迅雷下载 第16节:第三章 魅力教授团队(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12091005154.jpeg)
马山是全金门距祖国大陆最近的据点,退潮时离对岸的厦门直线距离只有2300米。每每遥望着对岸,林毅夫总会陷入一种惆怅。在熟读史书、国学功底深厚的林毅夫看来,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身在台湾,但他时刻都在关注着祖国大陆的消息。有着理想主义色彩,但又长于事理分析的林毅夫从了解到的各方的信息认定,中国富强的希望在大陆,大陆富强的希望在经济。 历史虽然头绪庞杂,但组成历史的各个环节都按照各自的规律向前发展,总会在某个时点交汇在一起,成为事件,改写历史,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下去。 就在林毅夫思考的同时,中国大陆也在发生着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中美建交。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改革开放方针,经济建设成为重点。遥望千米之外的大陆,林毅夫的“大中华思想”汹涌澎湃,他开始了改变自己命运的第二次选择…… 1979年5月16日傍晚,沉沉浮浮间,越过重重鱼雷,林毅夫涉海归来,终于踏上了遥望已久的祖国大陆——厦门。2.求学北大,结缘经济学大师舒尔茨 当“林正义”冒死从金门泅渡,成功登上大陆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名。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毅夫”,他要追求的正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样一种内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