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交易冠军:一个天才操盘手的自白》
4.分析师生涯沉浮:江湖险恶 1970年初,当我刚从哥伦比亚商学院毕业时,就一心想进入股票市场。当时我认为有三种方式可以进入这个市场:成为一名投资银行家、操盘手或证券分析师。我知道自己的个性并不适合在投资银行工作。投资银行家都是一些靠着创业投资、承销股票,和一些巨额的投资方案赚钱的上流社会人士。但我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没有资本,更没有这个背景去当一名投资银行家。我也不想做操盘手,因为在当时,操盘手只不过是中间人而已,他们从客户那里收到交易指令后,再把这些指令放到交易场里。因此我决定要成为证券分析师,这是当时最吸引我,也最适合我个性的工作。 小学一年级时,老师问班上每个人长大后的志愿时,我说:“我长大后要当个侦探。”这就是当时的我,一个从犹太家庭出来的聪明小孩,但是我不想成为医生或是律师,只想成为一名侦探。我爸妈一定很怀疑自己到底是哪里做错了,但我从小就喜欢分析事物,而这正是证券分析师的工作内容。他们分析企业,与公司管理阶层访谈,然后写报告。他们必须在国内到处出差,而我也很喜欢旅行。 毕业站稳华尔街 1970年春,美国正处于经济衰退,在那个年代毕业的年轻人,想在华尔街找个工作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但这并没有使我停止脚步。我是一个有才干的人,而且要向华尔街推销的是我最满意的产品——我自己。
![第16节:分析师生涯沉浮:江湖险恶(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03771066584.jpeg)
年初,我开始到处打电话找工作时,我就像一个侦探一样,到处调查市场中居领导地位的公司,查出他们研究部门主管的名字,一一致电。他们总是说:“我们今年没有招新人的计划,尤其是你们这些刚从学校毕业,一点经验都没有的小孩。你难道不知道现在经济非常不景气吗?” “是的,我明白,或许有人留给了你一些先入为主的坏印象,”我会这么说,我总是想方设法和他们保持通话。通常我都有办法让谈话继续,然后试着和对方约个时间面谈,因为即使这次接触并不能马上产生效果,但在未来却仍然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发展呢。我的努力还是很有成效,最后,总共有6家公司给我提供了工作机会。 我选择到库恩?洛恩公司上班。库恩?洛恩公司是个家族企业,而且是个老字号、广受尊敬的犹太裔公司。杰克?法维亚是研究部门的主管,他决定给我1.6万美元的年薪,这在当时可是不菲的薪水。法维亚把我派到亚伯?布朗契顿的手下工作,他是麻省理工毕业的,担任药品类股的分析师。布朗契顿是我入行的指导者,他专门研究制药产业,而他指定我去研究药品连锁店的营销渠道,我因而进入了医疗产业的研究领域。 除了药品连锁店之外,布朗契顿也让我接触其他医疗产业里的公司。我最早被分配的工作是拜访四季疗养中心。那时老人医疗保健制度才刚开始施行,这些看护中心类股便因此大行其道,成为股市最风行的主流股。四季疗养中心由杰克?克拉克所创办,克拉克曾经专程到纽约,向华尔街的分析师举办法人说明会,布朗契顿和我则到他下榻的酒店做过早餐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