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跟商界大亨学用钱之道:有钱好好用》
郎教授曾有一段时间长期在深圳地王大厦里办公,所以常常在楼下的海鲜酒楼大会群英。吃饭的时候,郎教授最发挥眼观六路的特长,最多有十分之一的注意力会放在饮食上,如果你说了他特别感兴趣的专题,他两只眼睛盯住你,并且下意识地将很细的牙签放在嘴中撕成一条条细末,而当你话一停,他会立刻接上,而且上一秒钟刚刚说完股市应该如何的理论问题下一秒钟就会突然以极快的速度叫:小姐,怎么菜还不上来,如果三分钟还不上来,全部退掉!有一次上菜真的慢了,于是老郎很干脆地坚持退掉迟来的五个菜,连部长来说项都不行。在座有一位证券公司老总劝酒楼部长:"哈哈,是你们先不对就没办法啦,这位先生较真起来连李嘉诚都不给面子,你们和他再啰嗦也没有用的啦。"
![第11节:你会选择什么活法?(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03176482201.jpeg)
在加拿大的作家亦舒 一般的海外公共图书馆里都有中文书,而这些中文书籍中,又以实用的食谱、园艺、电脑工具书和小说分别为最大的两个门类。中文小说之中,所见最多的是亦舒和卫斯理作品,每人都有好几十种不厚的小开本上架。听图书馆的人说,借阅量也是这两人的居多。华人在异域,与当地文化每多隔膜,寂寞易生乡愁,这个时候看一本中文印刷品,每每有种难得的安慰,这种微妙感受,相信过来人自有心得。倪氏兄妹能够在他乡惠泽阅读中文的人,也算是一项功德。 亦舒写书也有30多年了,移民温哥华一眨眼十几年了,朋友中有与她相熟的,说这位前辈就住在哪条哪条街的第几间大HOUSE,每天出来买报纸买菜之类。而她还是笔耕不辍,一如年轻时候深居简出,绝少应酬唱和,很多海外华人的文化活动都请不动她云云。 在海内外的同龄朋友,尤其女性,喜欢亦舒的比例极大。而且这种喜欢,往往不会像对张爱玲式的那种不容怠慢的执拗,更多是一种淡淡的却绵密的认同感,一般很少听见有谁因为喜欢不喜欢亦舒小说而剑拔弩张的。 亦舒自谦,说自己"写的是下三滥爱情小说"。她心目中"所谓下三滥,便是故事简单,情节无太大吸引力,马马虎虎,三言两语便交代得过去的"。